人物專訪 Interview
  • 巴落:

    外孫女的教育最重要

  • 覺美:

    要坐上火車去學習

巴落
Ba Luo

外孫女格桑曲吉是巴落老人生活的全部重心。搬到縣城後,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是他們覺得最幸福的事。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高宇婷 何川 2012-09-13

那曲地區嚴酷的自然氣候使得大多數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都要大一些,一直笑呵呵的巴落老人也是如此。雖然今年只有62歲,但是黝黑的皮膚和臉上深刻的皺紋,以及像大部分藏族老人一樣微駝著的背,都使得他更顯蒼老。

巴落老人的家在那曲地區最大的寺廟孝登寺旁邊的一座拉康裏。這座拉康也隸屬於孝登寺管理,據那曲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楓介紹,這裡有5名有編制的僧人,巴落老人便是其中之一。

進入拉康的院內,左手邊的一排土房子就是巴落老人的家,巴落老人和妻子次仁央吉大媽的兩個孩子都早已成家,住在外面。

一進門,巴落老人便讓記者看他最近得到的榮譽證書:政協那曲縣第五屆委員會優秀委員、2012年西藏愛國守法先進僧尼。記者看過後,巴落老人又找出一個紅木匣子,裏面裝有中國佛教協會頒發的活佛證,以及那曲縣第五屆政協委員的委員證。

巴落6歲時被選為活佛,1959年西藏實施民主改革,巴落老人順應政策,成為一名普通的僧人,並一直堅持學習佛法至今。

全家每月除去巴落老人為藏族百姓家裏做法事,百姓根據自家經濟狀況隨喜給的收入外,就是作為政協委員的一些補貼,此外還有養老保險,但是幾項加起來每月不過千余元收入。儘管如此,次仁央吉大媽仍舊覺得:“生活得很幸福”。

十年前,二老為了自己外孫女格桑曲吉的教育,從羅瑪鎮搬到了縣城裏的次曲拉康裏居住。格桑曲吉今年已經14歲,讀初三。提到她時,巴落老人露出了掩飾不住的笑意。

這個孩子,是目前兩位老人生活的全部重心。自從將家搬到縣城裏後,羅瑪鎮當地的安居工程以及修青藏鐵路對當地牧民的一些補貼等等,巴落老人一家都沒有享受到。然而,孩子得到了更好的教育,是讓他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都值得”,次仁央吉大媽告訴記者。

話語不多的巴落老人,回答完記者的問題後,便安靜的坐著,這也許是修行人共同的特點--內心安靜。

覺美
Jue Mei

覺美感到很有意義的事情,是幫助一起學習的僧人正確的朗讀經文。最大的夢想是坐上火車去拉薩的佛學院繼續深造。

文字實錄
央視網記者:高宇婷 何川 2012-09-13

覺美最大的夢想是坐上火車去拉薩的佛學院繼續深造。此外,個頭很高、身體健壯的他還喜歡照相,記者為他拍照後,他用生澀的漢語問:“照片有嗎?”當記者表示會洗好寄給他時,他連説:“好!好!”原本漢語不是很好的他,及時告訴記者他的通信地址和郵政編碼。

13歲時覺美的家人送他到寺院裏出家修行,因此多年來他的生活不僅規律且簡單:早晨7點起床、洗漱、燒菜吃飯,然後供佛、做早課唸經,下午參加寺廟裏的活動。只要有空余的時間,他都會認真學習佛學知識。他感到很有意義的事情,是幫助一起在寺廟學習的僧人正確的朗讀經文,糾正他們的發音。

在孝登寺裏有一間房子是覺美的家,家裏乾淨整潔。而書桌又是整個房間裏最乾淨整齊的桌子,桌面擦得锃亮。書桌上擺放了一摞藏文書籍,翻開其中厚厚的一本,是宗喀巴大師著的《辯不了義論》。

覺美和巴落老人一樣,獲得了“2012年西藏愛國守法先進僧尼”的榮譽證書。記者發現覺美的榮譽證書上仍仔細地套著塑料包裝,擺放在供佛的那一張桌子的左邊。

學佛至今覺美的進步很大,除了很早就可以獨自去藏族百姓家裏唸經外,還有一件小事讓記者感受到這位出家人心靈的純凈。

找到覺美時,覺美在一戶藏族人家裏為已經去世的老人唸經超度。唸經超度需要7天時間,覺美在這戶人家裏已經居住了5天。由於僧人的全部經濟來源是百姓的隨喜供養,於是記者問了一個很俗的問題:“比如為這戶人家唸經超度,可以得到多少錢?”。覺美回答記者:“這戶人家條件不好,給多少都行,5塊錢也可以。”

除此之外,覺美還有一位很關心他的大哥。結束了第一天對覺美的採訪,晚上回到賓館的記者接到了覺美哥哥貢嘎巴珠打來的電話,詢問記者的具體工作,了解詳細情況後,貢嘎巴珠放心地介紹説:“剛出家時覺美不是很愛學習,現在的覺美能夠一個人在家,長時間安靜地學習。你可以到他的家裏看看。”他知道自己弟弟最大的願望是去佛學院學習,詢問記者是否可以提供幫助。

雖然坐火車和去佛學院學習兩個願望可以分別完成,但是寺廟裏很忙,覺美經常被邀請去藏族百姓家裏唸經,因此很難有機會單獨完成坐火車的願望。

第二天記者拜訪覺美家結束後回到賓館,貢嘎巴珠也第二次打來電話及時詢問情況,得知弟弟覺美很好後,哥哥放心地笑了。藏族兄弟間簡單卻非常樸實深厚的情誼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記者也相信,覺美能夠依靠自己的努力,赴拉薩繼續深造,成為一位得道的好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