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2月3日播出):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今天介紹的是甘肅定西:堅持科學發展,脫貧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
定西曾是全國最貧困的地方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定西市在國家的扶持下,始終以扶貧開發統攬農村工作,注重引進國際先進生産模式,把小土豆做成了大産業,形成了種草養畜——增糧增收——改善生態的循環經濟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條自然條件惡劣地區脫貧致富的成功路子。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7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100.14億元,按現價計算是1978年的40.3倍。
經濟結構明顯調整。三次産業結構由1978年的66比10比24調整為2007年的39比22比39。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萬人下降到7.83萬人。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教育、衛生事業快速發展。
定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經驗:
一 堅持發揚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幹的“三苦”精神 不懈推進扶貧開發
二 堅持順應天時、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遵循經濟規律,順應時代、遵循科學規律 踐行科學發展觀
三 堅持發揮比較優勢 做大做強馬鈴薯等特色優勢産業
四 堅持在生態脆弱地區探索發展生態循環經濟之路
五 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一項戰略性措施
六 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七 堅持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支部建在産業鏈” 把基層黨建創新與群眾脫貧致富緊密結合起來
責編: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