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當地時間11月4日贏得美國大選,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圖為奧巴馬當晚在芝加哥慶祝勝利。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中新網11月7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11月6日刊發題為《奧巴馬的美國夢與世界的期待》社論文章説,奧巴馬的當選揭開了美國歷史新的一頁。他肩負著率領美國人去改變現實的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之艱難絕不亞於實現他個人當上總統的夢想。他以反對分裂、全民團結的口號贏得了美國人民的支持,世界也期待著美國新政府能以新的姿態為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作出貢獻。
社論摘錄如下:
2008年11月4日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贏得大選,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在美國人看來,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強國的第一強人,奧巴馬的當選正是美國夢的體現。
確實,肯尼亞人老奧巴馬當年恐怕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有朝一日會成為美國總統。這一夢想的實現,首先是好幾代人鬥爭努力的成果。曾幾何時,為了擺脫奴隸的命運、爭取做人的權利,美國黑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包括馬丁 路德-金在內的無數民權鬥士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於世世代代前赴後繼的抗爭,黑人才有了能夠分享美國夢的權利,才使奧巴馬的當選成為可能。近年來,美國的平權現象有加速演變的趨勢,鮑威爾和賴斯成為國務卿和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可以視為奧巴馬當選總統的序曲。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樣存在種族與移民問題的歐洲與美國的差距是很明顯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因此而一葉障目,美國有色人種族裔期盼黑人總統能改善他們的處境表明美國種族問題仍然相當嚴重,這也是奧巴馬任內面臨的問題之一。
奧巴馬夢想的實現,同時也是歷史機遇使然。他之所以能上臺,固然與他的個人能力有關,與民主黨的競選綱領有關,與他那老邁的對手麥凱恩缺乏活力有關,但他的前任布什為他“鋪路開道之功”更不可抹殺:正是由於布什政府將美國拖入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的泥潭和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美國人才急切求變,甚至不惜拋棄種族偏見推選黑人“摩西”來“帶領他們走出荒漠”。
臨危受命的奧巴馬肩負著率領美國人去改變現實的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之艱難絕不亞於實現他個人當上總統的夢想。要知道,布什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到了近乎積重難返的地步。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正在將美國推入經濟衰退的深淵,而因戰爭和經濟危機造成的鉅額財政赤字也使新政府處於捉襟見肘的窘境,奧巴馬的許多競選諾言(全民醫保、中下層減稅等等)恐怕暫時難以兌現。對美國政治經濟現實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總統權力再大也難以超越固有的政治經濟體制。不意識到這一點,對奧巴馬抱有盲目的期待,美國人夢醒時分可能會加倍地失望。
鋻於美國在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其總統大選受到全球關注。毫無疑問,奧巴馬的當選有助於改善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也給全球帶來了新的希望。這一點,從各國輿論、政要紛紛慶賀和民眾歡慶場面就可見一斑。不僅亞非拉歡迎奧巴馬上臺,就連向來穩重的“老歐洲”都對奧巴馬抱有很大的期望。這種心態與美國人求變的心態相倣:正因為布什政府推行狂妄的單邊主義及干預政策甚至不惜為此分化盟友(如操縱部分歐盟成員國為美國的伊戰政策服務),令許多感到難以忍受的盟國希望美國儘早更換領導人。但這些國家的輿論也許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美國的外交政策歷來以自身利益高於一切為原則,任何總統都不可能違背這一原則。歐盟最近表示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建立平等的合作關係,但不少政治家和分析家都認為不應對此抱過高的期望。
其實,期待美國新政府在外交方面作出調整、能以相對平等的態度處理國際問題不一定是非分之想,但這種期待首先應當建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力量關係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現實基礎上。無庸諱言,美國仍然是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政策和變化,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對全世界産生重要影響。發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中東的緊張局勢以及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不是由美國直接引發就是與美國的操縱有密切關係,而代價卻得由許多國家甚至全世界來承擔。這種矛盾現象在布什執政以來愈加嚴重,而在大批新興國家崛起、世界力量對比出現劇變的今天,美國已不大可能維持其霸道作風、堅持其單極世界的立場。奧巴馬的上臺可以成為美國全面重審其全球戰略的契機,前提當然是新政府能以清醒的目光去把握當今多元世界的現實,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化被動為主動,與其它國家和地區重新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
在奧巴馬當選之後,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與許多國家政要一樣向他表示祝賀。中國希望同美國發展長期穩定的關係,認為雙方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著重要的共同責任。應該説,這是建立在合理、現實基礎上的願望,符合新時期兩國的利益。中美兩個大國如能將合作關係提高到新的水平,不僅能造福于兩國人民,客觀上也能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
責編:王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