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美國“護短”導致多哈談判破裂

 

CCTV.com  2008年07月31日 08: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北京日報  

多日的談判無果而終,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Pascal Lamy)神情凝重。

  儘管為促成各方達成一致而延長了會期,然而經過9天的討價還價,世貿組織小型部長會議29日還是以失敗告終。這使得持續近7年未果的多哈回合談判年內完成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從21日開始,30多個主要成員在日內瓦舉行部長級磋商,以消除在農業和非農産品市場準入領域長期存在的嚴重分歧,為年內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奠定基礎。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努力再次付諸東流?

  2001年發起的多哈回合談判正式名稱為“多哈發展議程”,是首輪以促進發展為目的的多邊貿易談判。

  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談判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世貿組織重要成員在發展中國家農産品特殊保障機制上難以達成一致。

  所謂農産品特殊保障機制,是指發展中成員可在農産品進口激增的情況下,採取提高關稅等特殊保障措施以保護本國農業免受衝擊。

  作為談判基礎的世貿組織妥協方案將激增的底線定為40%,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成員則希望能放寬動用特殊保障措施的底線,以充分保護本國相對脆弱的農業生産和農戶生計,維護糧食安全,但遭到了美國的反對。

  據外交人士透露,談判後期,其餘世貿組織重要成員已同意作出妥協,只有美國不依不饒,才直接導致了談判破裂。對於美國來説,嚴格限制發展中國家動用特殊保障措施無非是為了保護本國農産品順利涌入發展中國家市場。

  但是,發展中國家從當前的糧食危機中深切體會到,必須以本國市場為依託提高自身農業生産才能維護糧食安全,因為正是由於享受鉅額農業補貼的發達國家農産品長期佔據市場,挫傷了發展中國家農業生産者的積極性,才導致供給不足並引發糧價飛漲。

  正因為如此,會議期間,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納特批評美國不顧多哈回合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本意,不顧廣大發展中國家民眾的死活,為了一己私利阻礙談判進程。

  在整個談判過程中,美國對於削減農業補貼扭扭捏捏,迫於普遍壓力才“擠牙膏”似的將補貼額由每年170億美元降至145億美元,而且還附加條件,聲稱只有發展中成員在降低工業品關稅方面予以相應回報才能兌現。

  實際上,得益於國際糧價上漲,美國實際發放的農業補貼數額目前僅為70億美元,還不到新提議的一半。這意味著美國的“退讓”實際上是“虛退實進”,按照現有水平,美國不但不需要削減一分錢,而且今後還有充分的增補空間。

  分析人士指出,歷經近7年,多哈回合談判至今無法取得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拒絕取消農業補貼,不肯向發展中成員開放農産品市場。今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的新農業法案甚至擴大了未來幾年對國內農作物種植者的補貼。在此情況下,發展中國家脆弱的小規模農戶根本無法與拿著鉅額農業補貼的美國大農場主抗衡。

  事關國計民生,發展中國家當然無法退讓;而骨子裏以自身利益為重的美國等發達國家,自然不願顧及多哈回合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本意,也就難以拿出誠意。

責編:王文英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