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從來沒有到過中國,但在他的巨著《資本論》中卻提到了一個中國人。
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中,馬克思講到鑄幣、價值符號、直接從金屬貨幣流通中産生出強制流通的國家紙幣時,寫了一個編號為83的附注,這個附注的譯文是:“戶部侍郎王茂蔭向天子上了一個奏折,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換的鈔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審議報告中,他受到了嚴厲的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王茂蔭,安徽歙縣人,清嘉慶三年(1798年)出生於一個徽商家庭。他幼年入私塾,讀書非常勤勉。道光十年(1830年),長輩決定,讓他赴潞河管理茶莊店務。他邊管理邊讀書,第二年即以監生資格進京應試,中了舉人。過一年再參加會試,又高中進士,備官戶部。
但在此後長達15年的時間內,他都是在戶部任“主事”、“行走”一類的中低級官職。直到50歲才被升補為戶部貴州司員外郎。其後提升為戶部右侍郎兼理錢法堂(鑄造和印製貨幣)事務,成為清廷主管財政貨幣事務的重要官員。
值得一提的是,王茂蔭任京官前後達30年,歷道光、咸豐、同治三朝,一直沒有攜眷屬隨任,一人獨居在京城歙縣會館,以兩袖清風、直言敢諫聞名。
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起事之後,清政府的財政、貨幣危機加劇。咸豐元年九月,王茂蔭在陜西道監察御史任內給咸豐上了《條議鈔法折》,正式提出了改革幣制、緩和危機的主張:即有限制地發行可兌換的錢幣。
清政府於咸豐三年(1853年)五月發行了民間無法向政府兌現的“戶部官票”,同年年底發行了同類性質的“大清寶鈔”和各類大錢,使通貨膨脹愈演愈烈。
面對如此局面,王茂蔭焦慮不安,苦思補救對策。咸豐四年(1854年)三月初五,他向咸豐皇帝上了《再議鈔法折》,目的是為了“通商情,利運轉”。他對物價規律和投放貨幣之間的關係有着較為清醒的認識。他是試圖用兌現的辦法來剎住繼續增發不兌現紙幣的勢頭,制止通貨膨脹,以挽回紙幣的信用。
王茂蔭兩次主張貨幣改革,遭到咸豐皇帝的訓斥,成為當時轟動朝野的一件大事。這件事被當時駐北京的俄國傳教士巴拉第得知。巴拉第是俄國19世紀的漢學家和傳教士。作為俄羅斯駐北京布道團的神職人員,他利用其特殊身份和地位,從清廷中蒐集到有關王茂蔭的貨幣改制過程與有關奏折事項,由下屬葉夫拉姆皮譯成俄文,編入《帝俄駐北京布道團人員論著集刊》第三卷,於1857年出版。
1858年,德國人卡爾 阿伯爾和阿 梅克倫堡將《論著集刊》前三卷選譯,並重新起了個書名,出版了德文版《帝俄駐北京公使館關於中國的著述》。這本書被馬克思注意到了。馬克思就是根據該書德文版,了解到王茂蔭及其貨幣觀點的,並將其寫入自己的《資本論》中。
我國第一個翻譯《資本論》的陳啟修先生,把馬克思筆下的Wan—Mao—In譯為“萬卯寅”,而日本的學者則譯為“王猛殷”或“王孟尹”。萬卯寅是何許人也?在清代的大臣裏面查無此人。
由於對偉大著作《資本論》的高度重視,也為了深入研究的需要,《資本論》中譯本在20世紀30年代一問世,考證工作便開始了。經過郭沫若等歷史學家的細緻考證,人們才知道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一個中國人,便是清朝咸豐戶部右侍郎王茂蔭,老家就在安徽歙縣。在20世紀50年代,吳晗更是把王茂蔭譽為“清代貨幣改革者”。一些歷史學家還對安徽歙縣進行考察,從王茂蔭後代那裏收集和抄錄了有關奏折等第一手資料。(史誠)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