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 正文

專家稱海上石油通道是中日利益交匯點

 

CCTV.com  2007年12月27日 07:23  來源:環球網  

    日本部分政治家要求中國提高軍事透明度是沒有看準問題所在,日本的戰略意圖、防衛力量整合的意圖未能充分表達,使中國對此不夠了解才是問題所在。

    石破茂(日本防衛大臣、眾議院議員):今年,中國艦艇“深圳”號首訪日本,我也應邀參加了艦上的招待會並與艦長以及乘務人員一起聯歡。這的確是看得見的日中之間防衛交流穩步進展的事實。我認為,與近鄰的重要夥伴中國也進行這樣的交流並不斷提升水準,不僅對兩國的國家利益有好處,而且對地區穩定也有貢獻。另外,我們在應對地區大規模自然災害、海盜及恐怖襲擊等局面以及其他有關領域,都存在著深化相互之間防衛合作的可能性。因為面對所謂的“新威脅”,區域內各國必須協同行動,不留遺憾地發揮各自的能力,共同應對那些單靠本國力量已經無法抑制的局面。

    安田淳(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教授):中國海軍驅逐艦訪問日本,這在日中關係史上具有深遠意義,作為友好往來和相互理解標誌的軍事交流給兩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安全保障關係並非單靠國民印象就能確定,通過軍事交流確立互信關係需要冷靜地把握彼此之間的情況,縝密地了解對方,準確地評價自我。也就是説,它與一團和氣完全不是一回事。現實中,日中兩國圍繞海洋權益問題還存在著安全保障上的對立,我們必須凝聚日中兩國的睿智,儘快拿出使兩國利益不受損傷並能共同繁榮的好辦法。

    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七大報告”都明確地記載了發展軍事力量的意義,日本的戰略意圖、防衛力量整合的意圖未能充分表達,使中國對此不夠了解才是問題所在。

    陳尚君(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戰略教研室講師):中國海軍“深圳”號導彈驅逐艦駛入東京灣,歷史性地揭開了二戰結束後中日海軍首次互訪的序幕。毋庸置疑,軍艦互訪對於正在發展中的兩國關係必將産生積極作用。但僅憑一兩次軍艦訪問,恐怕還遠不足以使中日海軍跨越甲午海戰所形成的歷史鴻溝。在並不寬闊的東海海域,因現實中台灣問題、釣魚群島主權爭端以及東海大陸架劃界爭端等問題的存在,隨時有可能將中日海軍再次推上歷史的風口浪尖。未來中日東海軍事合作將更多地表現在“維持穩定”和防止海上偶發武裝衝突上,離真正意義上的合作仍相距甚遠。

    當我們將視野從狹窄的東海轉向遼闊的印度洋,無論是在西出馬六甲、巽他、龍目、望加錫海峽前往蘇伊士運河、波斯灣的北印度洋航線,還是前往非洲大陸的中南印度洋航線,綿延數千海裏的航線上,都會看到中日兩國龐大而忙碌的商船隊。在這裡,中日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有的是需要共同面對的各類非傳統安全威脅。更為重要的是,中日兩國在印度洋海域同樣沒有可靠的戰略支撐點。運用海軍力量通過聯合巡航等方式合作,保護東亞、東南亞以及南亞共同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應該更符合兩國的利益。這種基於國家利益的合作更具穩定性。甲午海戰百餘年來,中日之間以軍事(對抗)開始的恩怨,或許也應該以軍事(合作)方式化解。對此,中日兩國海軍同樣任重道遠。(王屏整理並翻譯)

責編:李秀偉

2/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