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右二)來到莫斯科的一個投票站,準備參加俄第五屆國家杜馬選舉投票。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12月2日,數千萬俄羅斯人在橫跨11個時區的遼闊疆域上進行了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投票,而西方對普京政治的群起攻之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西方媒體對普京使用了“貪婪”、“欺詐”等極其刻薄的字眼,宣稱“我們終於看透了他的靈魂”。而普京則公開警告西方不要插手俄羅斯選舉,號召俄羅斯人團結。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成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説,自1993年杜馬選舉開始以來,這一次西方對俄羅斯攻擊最為強烈。一方面,這次選舉,所有民調都顯示普京強力支持的“政權黨”統一俄羅斯黨將以絕對優勢獲勝,認定俄民主進程在普京任內大幅倒退的西方顯然不太喜歡這種結果。另一方面,與此前俄羅斯政治史上任何一次政權交接相比,此次普京不會重復以往俄領導人下臺後即失去影響力的歷史軌跡。所謂的“後普京時代”很可能只是一個偽“後普京時代”,普京很可能充當俄羅斯的精神領袖,繼續發揮重要作用。西方對此又不能掌控,因此指責聲大大增加。
楊成認為,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是戰略性的,很難有調和空間。普京在“9?11”後一度與西方回歸“蜜月”,但在霍多爾科夫斯基事件、伊拉克戰爭和別斯蘭事件的衝擊下,俄與西方的距離再次拉開。近來更是因美試圖在捷克和波蘭部署反導系統陷入僵局。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完成了從親西方到反西方過渡的一貫邏輯。此次杜馬選舉進一步提升俄羅斯的民族意識,加上普京此前痛斥反對派是西方走狗以及剛剛宣佈停止執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都使得西方與俄羅斯的對立更加尖銳。
對俄媒體傳出西方打算不承認俄杜馬選舉結果的報道,楊成認為,西方完全否認也不現實,它們不過是打算借此質疑杜馬選舉的合法性,不會對俄羅斯産生多大影響。在普京執政下,俄對外政策越來越自信,開始重新以一個世界強國的姿態自居。事實上西方對普京治下的俄羅斯目前已經沒有什麼好辦法,因為俄對西方的需要相對而言要小于西方對它的需要。西方擔心的不是俄羅斯不再是一個失敗國,而是擔心俄不只是滿足於收復失地。
責編:李秀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