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金融危機,溫總理多次深入基層、企業,多次召開有關會議,鼓勵大家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積極出臺和部署各種應對措施。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裏,溫家寶總理的很多話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和感動,這些話,不僅僅是鼓舞和振奮,更是一條條可行的措施和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倍感希望、信心和力量。 給總理留言>>>>>>
毫無疑問,他是最受歡迎的中國領導人之一。在四川大地震中,他安撫受災學生,“溫爺爺”的稱呼傳遍大街小巷。他看望受災家庭,流下眼淚,這和中國官員的慣常形象差別很大。
除了謙卑之外,溫家寶的態度還有更深刻的意義。不論人們是否在意,這都是在中國社會存在的巨大鴻溝中發出的聲音,他的這種個人風格已受到中國人的普遍歡迎。 對那些為中國經濟操勞忙碌、忍受貧窮和背井離鄉的打工者來説,他們在電視上看到領導人走到自己身邊,拿著喇叭向大家喊話,會感到這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對他們的工作是充滿讚譽的。
當他的國家遭遇30年來最大的自然災害時,溫家寶作為一個富有使命感和人情味的官員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與之前因救災不利而飽受詬病的緬甸政府形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有數百萬人生活于貧困之中,每年有上千人在各種事故中死亡,而溫家寶總理這次在地震之後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救人”的命令。 即便內容要與黨的綱領保持一致,溫家寶的講話風格一般都十分口語化。
溫同樣表現出了西方政治人物所具有的公關本領:在盤旋的直升飛機旁召開即席的新聞發佈會,並邀請外國記者參加,那些記者通常一年才有一次向他發問的機會。 Facebook是美國的一個社交網站。新華社説,據稱他的一個主頁(原作者不知是誰)在最受歡迎的政治名人列表裏名列第六。溫是前十名中唯一一位美國以外的政治名人。
未定航線就已起飛的專機,極為罕見的領導人飛行史。 2008年1月28日晚上6點30分,溫家寶決定出發前往南方冰雪災區,8點10分,溫家寶登上那架專機,和隨行的部長們一起研究行程。隨後不久,空軍來報,長沙、武漢、南昌的機場均因天氣原因,目前無法降落。 “總理從座位上站起來説,”新華社記者姚大偉記錄道,“解決現在的問題,不能靠等,靠拖!專機先起飛,隨時聯絡武漢和南昌機場的塔臺,臨時決定降落地點。” 1月29日早晨7點,溫家寶轉乘火車抵達“孤島”長沙,甫到長沙,即召開抗冰救災會議,他的第一句話是:“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抗冰救災應急工作組”由國務院副秘書長&&,成員包括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鐵道部、國家電監會等部委,以及解放軍總參、武警總部的負責人,溫家寶還特別強調,“湖南的冰凍災害不解除,國務院應急工作組不撤離。” 2月1日,在南方遭遇第四次暴風雪後,溫家寶再次前往長沙,會議從下午一直進行到深夜,中央各部委和湖南省的負責人先是分組討論,然後再集中起來,總理和大家一起逐個敲定了解決方案。聽見有人説,我們明天一早就通知、落實,溫家寶打斷了他的話:“要立即行動!連夜行動!”
2008年5月12日上午,溫家寶尚在南陽考察,看到宛城區李八廟小學一年級一班在討論“時間”這個話題,他在黑板上寫下了“生命青青,道路漫漫”的寄語。當日中午,溫家寶返京。 下午2點28分,映秀碎了,溫家寶位於中南海的辦公室也在晃動,“一系列數據:震級7.8級(後經校正為8.0級),烈度最高11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00人……讓我很快就知道受災嚴重程度深,”溫家寶後來對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回憶,“我決定立即到現場,我清楚地懂得‘黃金72小時’的重要性,特別是第一天對拯救人的生命的重要性。” 下午4點40分,總理的專機起飛。在飛機上,以溫家寶為總指揮,下設8個工作組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宣佈成立。之後,溫家寶轉過頭對新華社和央視記者説:“我要發表一個電視講話,讓大家不要恐慌。下了飛機,就要播出去。” 晚上7時10分,專機抵達成都太平寺機場。20分鐘以後,總理的電視講話通過《新聞聯播》向全國播出,“同胞們,同志們,在災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鎮定、信心、勇氣和強有力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