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漢皇故里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沛縣農民熱捧高效農業

CCTV.com  2008年06月12日 09:4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日報  

    沛縣農民熱捧高效農業

    沛縣高效農業規模化運作,受到全省春季農業生産工作會議與會者的關注。今日沛縣,肉鴨飼養量超過8000萬羽,全國第一;以牛蒡、山藥為主的特種蔬菜種植面積達50萬畝,全省第一;無公害優質稻米産業年産3億公斤,徐州第一。沛縣90萬農民增收的80%來自三大農業板塊,20多萬農民靠此步入小康。

    近日,記者用3天時間深入田間地頭,記錄下了一些農民兄弟的評價。

    “3家公司包咱一畝菜地”

    劉洪敏(敬安鎮袁大莊村):我家一畝菜地,一年種三茬蔬菜,3個公司來包。去年11月種下地的黃皮洋蔥,今年5月份收穫,被山東富華公司下了合同,保護價收購,一畝地收一萬斤洋蔥,最少也得收入2000元錢。5月到8月,這畝地要種甜玉米,淮北一家公司定下的,合同價5毛錢一斤,又賺700多元錢。8月份開始,這畝地種西蘭花,這次訂菜的是上海高榕公司,6毛錢一朵,一茬菜凈收入1600元左右。以前是愁種菜賣不掉,現在是愁怎麼多種菜。

    記者解讀:農民的一畝菜地一年四季都被公司包下。甚至被幾家公司爭包的情況,在沛縣已經很常見。能把全國各地公司引來的,是沛縣的蔬菜種植規模。在沛縣的河口、敬安、棲山等鎮,已形成了長20公里的40萬畝連片蔬菜長廊。規模化的蔬菜種植基地,不僅吸引來各地訂購蔬菜的農業公司和客商,也引來了蔬菜加工的龍頭企業。目前,沛縣以大豐食品、旺達蔬菜等為骨幹的蔬菜加工企業達到22家,日加工能力600余噸。

    牛蒡賺錢告別“大小年”

    李勇(河口鎮丁六村):我們這裡種牛蒡好些年了,原來是牛蒡賺錢分大小年,賺錢要靠天。哪年牛蒡收得少了,價格立馬上去了,一畝地十來萬元也賣過。村裏人這邊賣牛蒡,那邊拿錢排隊買摩托車。要是哪年牛蒡收得多了,價錢就被壓下來了,幾分錢、幾毛錢一斤,地裏溝裏扔的都是,沒人要,種一畝牛蒡,白出工還賠錢。現在好了,價格基本穩定了。鎮裏建了不少冷庫,今年的牛蒡價錢低,我們就放到冷庫裏等等,價格漲上去了再賣。

    記者解讀:沛縣牛蒡、山藥為主的特種蔬菜種植面積達50萬畝,名聲在外。來訂購的客商越來越多,牛蒡不僅站穩了日、韓、東南亞等國際市場,也開拓了廣東、香港等國內市場。這裡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各鎮通過招商引資,建立冷庫群,利用時間差來幫助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目前,沛縣的蔬菜加工企業已經可以把牛蒡“變”成十幾種産品,牛蒡醬、牛蒡茶、牛蒡粉、牛蒡餅乾……這一來,拓寬了市場渠道,牛蒡一斤幾分錢的情況幾乎不會再出現。

    “深加工,讓肉鴨渾身是寶”

    王吉勇(棲山鎮胡樓村):一隻肉鴨40天出欄,養鴨子的農民凈賺兩三元。但一隻肉鴨在沛縣可不是就值兩元錢,現在肉鴨渾身都是寶,值錢得很。就我知道的,孵鴨苗、賣飼料、收鴨絨的人多了,都靠鴨子賺錢,連村裏給肉鴨加工廠打掃衛生的還能賺不少錢呢。

    記者解讀:憑藉肉鴨飼養量超過8000萬羽的規模,沛縣2006年肉鴨加工企業達22家,全國最大種鴨孵化企業桂柳集團年孵化億羽苗鴨等項目正加緊建設;江蘇雨潤集團、華英集團等龍頭企業的肉鴨加工項目相繼投産;徐州遠景公司等羽絨加工企業紛紛落戶。經過深度加工,一隻肉鴨經增值約11元,僅從食用方面來説,鴨腿、翅、脯、肫、舌、脖、頭、爪等二三十種初加工産品均可銷售,醬鴨、爆烤鴨、油燙鴨、微波肉鴨等系列風味食品廣受青睞。

    縣委書記王昊説,發展高效農業必須集中力量,對農業主導産業進行重點扶持,使主導農業産業快速形成規模。他還説,沛縣力爭用兩年時間使農業三大主導産業形成100億元産值,帶動300個自然村發展,使50萬農民增收,讓10萬農民在産業鏈條上創業致富。

責編:趙旋璇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