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市長為何不直面網絡質疑?

  周森鋒,29歲。全票當選宜城市市長。他太年輕了,正因為他太年輕了,所以受到了媒體和社會的全面關注。甚至當年“涉嫌抄襲”的論文都被“扒”出來曬。人們懷疑周森峰,周森峰卻在這種時候淡出人們的視線,蓋不接受採訪。其實“貓貓”越躲人們才越有找到它的慾望。如果一切質疑全部解開,相信被破格提拔的29歲市長也將是幹部任用使上的一次里程碑。

復興調查

1. 你贊成年輕市長不回應質疑的做法嗎?
贊成。現在的情況,任何回應都會讓事情進一步激化,所以用事實來證明才是明智的做法。

不贊成。要想阻止事態發展,就應該站出來解釋清楚,不應該逃避。

不好説。
   
1. 您對本期專題有何評價?
挺好,以後會繼續關注每日一問。

還行,挺有特色。

一般般,沒啥創新,就那麼回事。

爛,這純屬浪費時間。

沒啥評價,看後只想痛扁編輯 。
   

事後民主 幹部任免機制是否合理? 民意為何沒在29歲市長任命前充分表達
何去何從 29歲市長要學會接受民眾細節挑刺 如果周森鋒下臺,換一個更有"資歷"但庸碌無為的"官油子",是輿論的勝利還是失敗呢?
結束語

  這已經不是一個官員可以淩駕於一切之上、一手遮天地擺平所有爭議的時代,互聯網時代是民主的時代,官員的言行和舉止都已經處於網絡的監督和評説之下——順應潮流接受監督,網友歡迎;違背潮流不願被監督,會被網絡的滔滔洪流和人肉搜索逼著剝光“衣服”。掘地三尺的人肉搜索和如影隨形的網絡監督,對幹部是一種巨大的考驗,它像一塊顯微鏡,更像一塊試金石,問題信息很容易被敏銳的網民所察覺,官員要經得起網絡最苛刻的審視和監督。           本期責編:張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