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面對面]林毅夫:世行之路(二)

 

CCTV.com  2008年03月10日 11:22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面對面):林毅夫出生在台灣宜蘭,原名林正誼。1972年初,還是臺大農工係一年級學生的林正誼申請轉學赴陸軍官校就讀,隨後考入台灣政治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學碩士,1978年,碩士畢業後的林正誼被派赴金門擔任陸軍上尉連長。1979年,27歲的林正誼悄悄地從金門駐地下海,孤身一人遊過兩千多米的台灣海峽,抵達對岸的廈門,而他的家人卻對此一無所知。到達大陸後,林正誼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林毅夫。

  主持人:在當年你回到大陸以後,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了,為什麼?

  林毅夫:因為當時的政治氣氛你了解嘛,我想這個,我個人回到祖國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説我在台灣有什麼不滿。在台灣其實不管是自己的親人,還是老師,還是自己的長官,其實對我都很好的。那麼我回到大陸來,這是我自己對歷史,以及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認為對這個歷史應該做出什麼樣的一個貢獻,所做的選擇。那麼在這種狀況之下的話,我自己是希望做到不傷害任何人,那麼我不傷害任何人的話,我想很重要的就是我必須是讓別人覺得這個人是消失了,蒸發了,因此,我採取一方面就是改個名字,也算激勵自己吧,二方面也不對外任何宣揚。

  主持人:為什麼當時你會做出那樣的一種選擇回到大陸來,當時你想做什麼事情?

  林毅夫:我想你是學歷史的,那麼我其實內心裏面更想的還是想當歷史學家,所以對中國的歷史,它的發展總是自己關心的。那我覺得這個歷史發展的潮流是非常明顯的。那麼中國要統一才能夠復興。那麼中國統一的希望應該是在大陸,那麼所以回到大陸來,我想才能夠對這個中國的統一,對中國的發展的進程做出貢獻。

  主持人:一個人能為這個進程做出多大的貢獻,你覺得一次這樣的一個遷徙能夠為這個過程作出什麼樣的貢獻?

  林毅夫:我想不在於它的結果,而在於你是不是參與。那我個人覺得就是中國要統一,中國經濟要發展,那麼統一的希望在於大陸,那麼大陸應該經濟發展,而我個人如果能對這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我就能夠對中國的統一的過程做出貢獻。大小當然能力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力量。

  1979年的中國大陸正走出十年動蕩的陰影,剛剛確立改革開放的方針,整個國家站在了經濟發展新的起跑線上。而此時海峽對岸的台灣經濟正加速發展,西方經濟學理論也被引入台灣,林毅夫在台灣已經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來到大陸後,林毅夫卻選擇了進入北京大學經濟係,研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主持人:那個時候祖國大陸MBA是什麼是不知道的,而且您當時到了北大選擇的學經濟,是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時還有什麼其它的選擇嗎,為什麼要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

  林毅夫:因為要了解這個社會體系,如果我想在這個地方工作,我不了解這個社會體系,那我就沒有辦法扮演我應該有的角色,所以我想學馬列主義是了解當時的意識形態,了解當時社會制度必有的原因是什麼?所以那個教育對我來講還是非常寶貴的。

  主持人:你是從哪個角度來形容那段教育對您是寶貴的,因為我們知道,當時的台灣和大陸,它的經濟體系應該説是完全兩套不同的理論和體系。

  林毅夫:最主要是了解中國的國情。跟裏面他對一些大的歷史的看法,我覺得是有不少幫助的。應該講馬列主義我們還是研究得很深。當時沒有研究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剛才被介紹進來。但是從研究馬列主義來講,我們很多老師很多教授,他傾注一輩子的心血,他也是研究的非常深的。

  主持人:學習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接受不了的一些東西?

  林毅夫:因為任何理論體系都是非常嚴謹的邏輯。那麼馬列主義對我接受起來一點也不困難,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邏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讀書人,那麼你沿著這個邏輯,你就知道它是一步一步怎麼推論的,那麼怎麼形成的,所以對我來講的話,那麼幫助還是非常大的。而且裏面有一些東西,到今天想起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説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要作用於經濟基礎。那麼其實這樣一個觀點,馬克思是第一個提出來的。那麼就是現在西方非常盛行的,所謂新制度經濟學,其實講的同樣是這個道理。

  林毅夫在北大潛心學習,而那時的北大恰逢改革開放初期,校園裏形成了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就在一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林毅夫遇到了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係教授舒爾茨。

  主持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會?

  林毅夫:他在北大做了一場演講,我幫他做翻譯,他比較滿意。所以他回到芝加哥大學以後,他就寫了一個信講説,如果你到芝加哥大學來求學,感興趣的話,他可以安排一個獎學金。

  主持人:那麼當時想過沒有,去美國留學?

  林毅夫:從來沒有想過。

  主持人:你是一個學經濟的人,為什麼沒有主動的想過到經濟學的,有人管它叫經濟學聖殿,芝加哥大學經濟係去學習,為什麼你連想過都沒有想過?

  林毅夫:如果我要想過,我就從台灣去了,我就不用到大陸來了。

  主持人:那為什麼接受這樣的一個邀請呢?

  林毅夫:當然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那也是同樣仔細考慮了以後,當然去學習,我了解的很多,我對兩套體系都很了解,後來對中國的現代化,應該可以做出更好的貢獻吧。

責編:張蘭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