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改革開放30年來,百姓的消費觀從“能省則省”到“想花就花”,從“吃飽穿暖”到“精神愉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圖説三十年,我們先來看一組老照片,是一位記者對一家商店三個不同年代的記錄。
這是1978年12月28日,人們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大清早就擁堵到黑河市第三百貨商店門前,等待購買憑票供應的每戶兩瓶玉泉二?酒。8點多,大門剛打開一條縫,人們蜂擁而上……當時,這位記者也是到這家當地最大的商店買供應酒,看到這場面,他掏出相機連拍了3張。但這種“抹黑”的照片當時不能見報,只好它封存在自己檔案中。從照片上這位回首顧客的眼神中看出,市場商品短缺給人們內心帶來的無奈和煩惱。
8年之後的1986年春節前,記者再次來到第三百貨,看到這裡已經有各類酒品近40種,其中優質酒就有18種。售貨員説:“改革開放後,貨源充足,取消了票證,商品都敞開供應了”。
從記者第一次拍攝黑河市第三百貨,到1998年春節前,已經整整過去20年,當記者第三次光顧這家商店時,過去的食品櫃臺已成為小自選商場,酒類增加到100多種,其他食品有近2000種,人們可在這裡任意選購。
老照片記錄的變化讓人感慨。的確,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人們買東西光帶錢還不行,還要帶上糧票、布票、肉票、油票,衣食住行幾乎沒有不要票的。常在外跑的,還必須兌換“全國通用糧票”,這就是當時的“硬通貨”。
北京市在1993年5月10日,開放糧油價格,這張圖片是朝陽區西站糧店的店員在登記登出最後一批糧票。
現在的人們購物,手中也有卡片,但性質已經完全不同。30年前,絕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信用卡為何物。直到1985年6月,中國才出現了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就是這張看上去很簡陋的小卡片,而也正是從它開始,信用卡逐漸走進我們的消費生活中。
這個標誌大家最為熟悉,中國工商銀行的牡丹卡,這也是最早推出的信用卡的銀行之一。
牡丹卡的前身是1987年10月,工商銀行在經濟比較活躍的廣州發行的地區性信用卡——紅棉卡,以廣州市花—木棉花命名。這就是第一張紅棉卡,編號0001。當初工行沒有這方面的業務經驗,還是臨時派人去香港學習了幾個月。這種紅棉卡共發行2000多張,但與現在的信用卡還有差別:比如透支後沒有免息期,沒有循環信用等,用著也不太方便。
到了1989年10月15日,工行開始正式在全國推廣銀行卡,改名為牡丹卡,這是當時的信用卡中心—一間很簡陋的辦公室。當時定名時,曾提了好多名字:“中華、黃河、長江、五洲、華夏、神州、工商、良友”等等,最後考慮到既有自身特點,又能樹立形象擴大知名度,還要貼近群眾生活,才定下就叫“牡丹卡”,“牡丹花花中之王,牡丹卡卡中之冠”的意思。在設計卡的樣式時,工行把上海、浙江等地分行的五六個美工請到北京,用了一週時間,設計並手工繪製了12張卡樣。其中這張,深銅色底案,燙金的牡丹花中選。
那時的普通百姓並不了解信用卡,那時的街頭我們會經常看見這樣的推廣、宣傳活動。當年,工行定的發行任務是2000張,但到11月底,只發行了幾百張。如今,截至2008年10月底,牡丹卡總發卡量已超3700萬張。變化之快令人驚嘆。
來看這張圖片,這是瀋陽市和平區的趙月秋女士30年中珍藏的各種錢包,從三十年前的月工資20元,到如今錢包中的各種銀行卡,她的生活也與過去完全不同。這是一張燈泡票,上面印著時間:“1975年”,趙月秋回憶説,那時候,因為這張票被夾到一本書裏無法找到,家裏燈泡無奈黑了好幾個月。如今,有了信用卡、銀行卡,領工資、報藥費、買水買電,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解決了。
來自央行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信用卡發卡量已經突破1.22億張;35歲以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白領中,持有兩張以上信用卡的已超過30%。
小小卡片記錄了我國經濟生活的難忘歷程,如今也成了收藏市場的寵兒,這些卡片被稱為最容易留下的“新文物”。如:紀念建國五十週年發行的紀念卡、希望工程紀念卡、第一屆珠海國際航展紀念卡等。
從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精打細算計劃花錢,到今天的信用時代,人們可以透支消費了。而隨著“負翁”、“卡奴”、“月光族”的相伴而生,現代人也有了現代人的煩惱。不過,時代還在進步,當信用消費有了理性的結合,相信我們的生活會增添更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