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青春偶像30年:從陳景潤.張海迪到中國女排.姚明

 

CCTV.com  2008年11月28日 17: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宋嵩製圖

  前不久,張海迪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再次讓人們回憶起那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代,回憶起當年那位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偶像。

  30年裏,陳景潤、張海迪、楊利偉、中國女排、姚明……一個個響亮的名字,照亮了無數顆年輕的心。偶像的光芒,讓他們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們渴望成長和超越,成為他們抹不去的青春記憶。

  厄運前不認輸,困難前不低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看了《哥德巴赫猜想》後,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第一次知道數學是一件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第一次知道數學王冠上有一顆明珠叫‘哥德巴赫猜想’。”數學家劉建亞當時還是一名初中生,走上數學之路,他還要感謝陳景潤。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轉載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使陳景潤的故事深入人心,以至於提起知識分子,人們想到的就是那個似乎有些營養不良,走路會撞樹,一心撲在草稿紙上的數學家形象。

  同樣是人民日報,1981年12月29日,頭版頭條刊發了通訊《癱瘓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團火》。張海迪熱潮席捲全國,據説信封上只需寫上“張海迪收”,就能寄到團中央。定價4角的張海迪事跡手冊《閃光的生活道路》印數超過500萬冊。在厄運面前不認輸,在困難面前不低頭,這是那個年代人們真誠高昂的價值。

  “那時,中國的集體偶像是陳景潤和張海迪”,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這是純粹的理想主義,是一個民族渴望用精神帶動物質世界。”專家認為,“榜樣”型的偶像崇拜,以人物的精神特質為中心,具有很強烈的社會示範意義,反映了特定時代的積極正面的價值需求。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偶像閃耀時代精神

  近30年過去了,同濟大學教授陳家琪至今忘不了1981年3月20日那個激動人心的夜晚。國際衛星正在轉播的世界盃排球賽亞洲賽區最為關鍵的一場比賽,中國對南朝鮮。電視機前,吶喊聲、歡呼聲震耳欲聾,中國男排在先輸兩局的情況下實現了大逆轉,3:2戰勝南朝鮮。

  此時,北大沸騰了,學生們打起手鼓、合唱國歌,還點燃篝火,進行聲勢浩大的火炬遊行,喊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一激蕩人心的時代口號。此後,女排6年中五奪世界冠軍,中國女排“團結奮鬥,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激蕩風雲,振奮人心,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人。“女排精神”成了時代的主旋律,民族精神的象徵。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改革進程加快,市場經濟讓人們更加重視效率,更加理性,同時劇烈的變化也帶來精神上的困惑。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風靡大學校園。很多學生能成段背誦周星馳電影的經典臺詞,甚至開玩笑的口氣也常常模倣周星馳。小人物的自嘲、誇張帶來的喜劇效果令人忍俊不禁。“狂歡化色彩的世俗精神的回歸,折射出社會轉型時期倫理價值的變遷。”專家表示。

  新世紀以來,“成功+社會擔當”成為偶像的新標準。2003年10月神舟五號上天,一個名叫楊利偉的航天員,成為時代的新偶像,各地中小學都掀起了學習科技知識、向航天英雄致敬的活動;小巨人姚明領銜的中國隊在北京奧運會上“死磕”美國“夢八”,“把自己交給球隊,把球隊扛在肩上”,讓人們看到了堅強、拼搏的中國氣概。

  專家們認為,“從中國女排到楊利偉,再到姚明,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開放30年,儘管偶像的內涵發生了許多改變,但那種個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懷沒有變,始終能激起人們的熱情。”

  有愛心,有擔當

  期待偶像更多積極效應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歌星只要外形好,歌唱得好,就能成為“偶像”;現在,這個標準變了,明星不等於偶像,偶像更要有積極的社會效應。

  成龍,是許多人熟知的明星偶像。他除了在銀幕上極力展現中國功夫的魅力,在台下也積極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為貧困兒童捐款,捐資拯救亞洲黑熊,為東南亞海嘯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籌款等。在許多人看來,偶像人物僅僅做好本行是不夠的,而應有愛心、有擔當,能以自己的影響力感召更多的人。

  對王石、馬雲那樣的成功創業者而言,不僅自己創造了財富,而且還以自己的影響力激勵年輕人提升自身實力,為社會創造價值,從而贏得了許多青年的尊敬。正如馬雲所説,“要贏得世界的尊重,參與社會的改造,就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感。”

  類似的偶像人物還有很多。“從外在到內在,説明人們對偶像評價的標準更高了,更全面了,更務實了。也説明如今的青年人較以往更加成熟,更具有個人的主見和自我追求。” 南開大學教授陳鐘琳説。

  專家們也坦陳,雖然時空變換,偶像更替,有一些價值我們仍然要堅守。比如説,20年後,我們依然愛著張海迪,證明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沒有變。輪椅上的姑娘金晶,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奧運聖火,瞬間感動了電視機前的億萬觀眾,得到無數青年的支持和聲援,昭示著我們愛國主義的情懷沒有變。而孔繁森、任長霞、牛玉儒等各行各業涌現的英雄楷模,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樣贏得社會的高度尊敬,彰顯著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

  改革開放30年偶像的變遷,折射出時代進步與社會包容,我們期待著有更多正面積極的偶像出現,引導新一次社會變革、和諧進步的潮流。(董陽)

責編:李丹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