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林浩逃生後,沒有跑開。
連續救出兩個同學後,他又跑進了教學樓……
“因為我是班長!”
臉上,擦傷的痕跡依然很清晰;頭頂上的一塊雞蛋大小的疤,頭髮還沒有長出來。眼前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就是救了兩名同學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資中縣的一個村子,記者見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歲的林浩,是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這幾天,林浩爸爸帶著他來到資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爺爺;而林浩的媽媽,還在映秀鎮當志願者,為受災群眾做飯。
學習成績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長。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數學課。林浩剛跑到教學樓的走廊上,就被樓上跌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
“那個同學壓在我背上,我怎麼都動不了。當時,垮下來的樓板下,有一個女同學在哭,我就告訴她,不要哭,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歌,是老師教的《大中國》。唱完後,女同學就不哭了。後來,我使勁爬,使勁爬,終於爬出來了。”
逃出來的林浩,並沒有跑開,而是去救還壓在裏面的同學,“爬出來後,我看到一個男同學壓在下面,我就爬過去,使勁扯,把他扯了出來,然後交給校長,校長又把他交給他媽媽背走了。後來,我又爬回去,把一個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學背出來,交給了校長,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説起自己救人時的情景,林浩顯得很鎮定,稚嫩的童聲中,還帶有幾許鄉音。
連續救了兩個同學的林浩,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遇到垮塌的樓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勁掙扎,後來,是老師把我拉出來的。”
説起自己身上的傷,林浩説:“我開始爬出來的時候,身上沒傷,後來爬進去背他們的時候才受傷的。”
林浩所在的班級,共有32名學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來的兩個同學。
被問到為什麼去救人時,林浩平靜地説:“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麼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紀,林浩會做很多家務,還會做飯。
父親林大坤告訴記者,因為是班長,林浩一直管著教室的鑰匙。每天早上6點,鬧鐘一響,他會準時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飯吃,然後走半個小時山路去上學,“他從來不遲到,説要是遲到了,同學們都會在外面等。”
救完同學後,林浩一直沒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縣草坡鄉打工的父母聯絡上。
在映秀留守了兩天后,表妹和兩個姐姐找到了他,姐弟幾個與映秀鎮的群眾一塊,開始往都江堰轉移,“我們走了7個小時,走的全部是橋下面的小路,路上只歇了一會兒,一直都在走。”
從都江堰被安排到成都後,林浩和其他同學一起,被安置在四川兒童活動中心。知道了林浩的事跡後,那裏的人都叫他“小班長”。
中心的老師告訴記者,剛到中心時,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兒童醫院進行檢查,所幸只是額頭和右手有些擦傷。檢查完後,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師幫忙,自己翻身從床上爬起來,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醫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樣一個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還堅強。”
在兒童中心的幾天,林浩生活得很好,志願者叔叔每天都會用熱毛巾為他熱敷受傷的部位,還交了很多新朋友,“我們每天都一起上課,我最喜歡上體育課,可以學跆拳道;我還很喜歡白老師,他是個志願者。”
“六一”兒童節,林浩和另外幾名災區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參加了兒童節活動,還參觀了奧運場館。第一次離開大山的林浩,對一切都充滿新奇。
林浩告訴記者,地震後,他就沒見過班上的同學,“我很想他們,很想上學。以後,我要當工程師,要造震不垮的房子。” (記者 陳娟 田豐)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