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李登輝與馬英九:20年恩仇夠寫一本小説

 

CCTV.com  2008年04月08日 16:24  來源:新華網  

 

  香港《新報》近日刊載文章,對“李馬恩仇錄”的進行了詳述,文章摘錄如下:

  馬英九當選後首次正式拜訪的政治人物,竟是在選前最後一刻舉行記者會,高調宣佈把自己一票投給謝長廷的前“總統”李登輝。而馬李此次會面,事前就大力向媒體宣傳,且兩人實際會談時間比原先預定時間足足長了一半多。可見,這並非禮節性拜訪。李馬二人也不一定就個別問題如人事任命等達成共識。事實上,以馬英九的政治智慧和李登輝的老謀深算,也沒有必要如此。但此次會面仍具有高度宣示的作用。

  除了在投票前,李登輝臨門一腳把球交與謝長廷外,20多年來,李馬之間的恩仇,雖未如李登輝與連戰、宋楚瑜、吳伯雄所結之深,但也足夠寫一本小説了。

  讓馬英九背“黑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蔣經國仍在位時,馬英九自美學成返臺,年紀輕輕已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馬英九當時曾為李登輝擔任翻譯半年。李以虔誠基督徒自居,在接見外賓時,常引用《聖經》章句。馬英九為此研讀《聖經》,李十分受用。但未過多久,二人的分歧漸現。

  蔣經國故去後,李登輝得宋楚瑜等人輔助,雖集大權于一身,然而根基未穩。上世紀90年代初,為抗衡國民黨內外省籍元老及軍人勢力,李登輝引入本土派系,又開放地方選舉。然而,由於人物良莠不齊,致使國民黨快速腐化。所謂黑金政治,即由此而來。未幾,馬英九在國民黨十四全會上,批評該黨選風敗壞,時任黨主席的李登輝對其極為不滿。

  在推動“憲制”改革的過程中,馬英九銜國民黨中央之命,推銷“總統”委任直選制———實為間接選舉制,更為此辦了數十場講解會。最後關頭,李登輝竟作180度大轉變,改採公民直接選舉制。馬英九十分錯愕,更向記者直言,以後他説的話,還有人相信嗎?在“總統”是間接選舉還是直接選舉的問題上,馬英九為國民黨,也可以説為李登輝背了反民主的黑鍋。直到此次“總統”大選,馬英九仍在被綠營質問其民主信仰。

  馬英九觸怒李登輝

  但此事並未影響馬英九作為國民黨內政治新星的地位。1993年,連戰組成“博士內閣”,因馬英九時望頗佳,遂以哈佛法學博士之資,接任“法務部長”。在“部長”任上,馬英九大力反賄選,所緝捕嫌疑人更以國民黨人士為主,海內外皆頗注目。

  結果,馬英九觸怒了李登輝及相關利益者,最後黯然下臺,轉任“政務委員”的閒職。此後,台灣治安日壞,多起嚴重兇殺案爆發,卻未見有政務官負責。白曉燕案後,馬英九辭去“國務委員”一職,稱“不知為何而戰”,從此挂官求去,後來在台灣政治大學任教,似乎就此離開政壇。此舉使李登輝大動肝火。

  2000年,國民黨因李登輝挑動連戰、宋楚瑜相爭,使陳水扁漁人得利。選前,諾貝爾獎得主、“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呼籲各方支持陳水扁,希望民眾在向上提升與向下沉淪之間作出抉擇,已讓各界嗅出異樣。關鍵時刻,與李登輝關係密切的李遠哲登高一呼,被視為“棄連保扁以打宋”的大旗由李遠哲代替李登輝舉起。

  就在藍軍慘敗大位易手的當晚,國民黨的支持者蜂擁至“總統府”並將其包圍,久久未散。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一方面呼籲民眾散去以維護法紀,另一方面又自告奮勇,稱願面見李登輝提出陳情書。外界相信,李登輝對此極為不悅。李登輝之女李安妮在後來為綠營站臺的場合中,也屢屢提及此事,稱馬英九半夜打擾李登輝,逼其交出黨權。

  8年以來,藍營幾經變化,李、連、宋、扁、馬,再加上王金平、蕭萬長、吳伯雄等人分分合合,既無永遠的敵人,也無永遠的朋友。然而,自國民黨失去政權、馬英九“逼宮”後,李馬二人,雖無惡言相向,卻再無公開會面。

  李登輝還想“分杯羹”

  但在10年前,馬英九在台灣政治大學沉潛一段時日後,再為國民黨披上戰袍,挑戰陳水扁的台北市長寶座。答應出選後,馬英九一直希望得到“總統府”的關愛眼神,但李登輝一直未有首肯。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戰的最後關頭,李登輝才拉起馬英九的手,稱其為“新台灣人”。李登輝對馬的加持實難量化,但最終,馬英九以高票擊敗民眾滿意度相當高的在任市長陳水扁。

  不管是10年前還是10年後,在馬英九轉化為“新台灣人”的問題上,李登輝一直佔領著制高點,一直把持著無任何人物可堪替代的角色。在臺聯黨江河日下的今天,李登輝仍然借此在馬英九所開的新局中佔一席位,實在無負其“政治精算師”的名號。

  可以説,談到把握時勢、當斷即斷,李、馬兩人是台灣政壇最具虎氣的人物。説到經歷與火候,馬英九自是大不如李登輝,但在成長經歷、意識形態大異的情況下,兩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卻驚人相似。(作者許楨)

責編:張托雅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