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隴東嗩吶"瑣"出別樣年味 "浪"出人生週遭

 

CCTV.com  2008年02月14日 23:52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蘭州2月14日電 (賈莉麗)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春節期間,在甘肅隴東黃土高原上,鼓號齊鳴,嗩吶陣陣,數百名村民扶老攜幼前來欣賞隴東嗩吶這個韻味深長、情思悠揚的古老音樂。年過七旬的老藝人梁平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隴東嗩吶,'瑣'出了別樣年味,'浪'出了人生週遭。"

  隴東嗩吶,是以嗩吶為主奏的民間吹打樂藝術,也稱鼓吹樂。因其有積澱雄厚的曲牌音樂體系、龐大的演奏群體、廣泛的民俗應用、獨特的演奏技藝和濃郁的地方風格,成為中國浩瀚的民族民間音樂中一個獨特樂種。

  "隴東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內涵獨特的隴東嗩吶這一鄉土氣息濃郁的民間藝術。"慶陽市和諧西峰藝術團團長馬自剛摸著他鍾愛的嗩吶説。據他介紹,在明代,隴東嗩吶廣泛流傳,距今有四百年的歷史。

  隴東嗩吶,是隴東人民文化生活和民俗家事中最常用、最受歡迎的樂器。每逢節日慶典、婚喪嫁娶、鄉村廟會等民間活動,都少不了嗩吶助興。嗩吶音色蒼勁,情趣渾厚,老幼皆好,最能體現黃土高原人豪邁直爽的性格,最能撥動莊稼漢磊落坦白的心弦。

  據慶陽和諧西峰藝術團另外一位藝人馬劍峰介紹,平日裏,在隴東大街小巷、村頭街尾、田間地邊,哪有嗩吶吹奏,哪就有一圈人靜心細聽。嗩吶吹起來,吹得天旋地轉,鬥換星移,使聽者心旌搖搖,情思悠悠,吹走所有晦氣,迎來了吉祥如意;吹走人世間隔膜恩怨,迎來人世間和諧美滿。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隴東嗩吶曲牌豐富、音樂形象鮮明、通俗易懂,主要有《地裏兔》、《秋季生》、《鴨子拌嘴》、《放風箏》、《孟姜女》、《雁落沙灘》等不下百種,歡快處讓人喜笑顏開,悲傷處使人珠淚滾滾。

  然而,由於遭受現代化進程中強勢文化如電視劇、電影、光盤等的激烈衝擊,曾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原生態隴東嗩吶出現生存危機。更讓梁平正、馬自剛、馬劍峰等嗩吶藝人憂慮的是,隨著流行音樂、舞蹈的風靡、盛行,能真正演奏隴東嗩吶的人越來越少。

  隴東嗩吶,不僅融入了民間文學、民間器樂,還大量融入了民間禮儀習俗、風土人情。相關專家認為,保護隴東嗩吶藝術刻不容緩。

  近年來,為了搶救隴東嗩吶這一民間文化藝術,慶陽市西峰區成立了研究保護中心,組織專家開展挖掘整理、理論研究,開設培訓班培養嗩吶藝人。二00六年,慶陽嗩吶藝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二00八年,隴東"浪嗩吶"被選為中國文聯春晚節目。

責編:周忠孝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