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除夕放假 這個年過得更完整了

 

CCTV.com  2008年02月08日 07: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杭州2月7日專電(新華社記者段菁菁)往年的大年三十,許多人還在上班或奔波在回家的路上。今年的大年三十是《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頒布後的第一個假日除夕,街頭不見了匆忙趕路的行人,許多人已開始享受著這個“久違”的大年三十。

  安安心心喝“分歲”酒

  “這下可以安安心心喝‘分歲’酒了。”年近六旬的杭州市民管文嫻興奮地對記者説。管阿姨一家是典型的四世同堂,全家老老少少加起來有十幾口人。對管阿姨來説,雖説孩子們都在一個城市,但往年的除夕白天兒女們仍在上班,因為沒有人幫忙,在家裏管阿姨和老伴兩個人弄一大桌飯也成了犯難的事情,管阿姨一家也就加入了飯店吃年夜飯的大軍中。

  “但飯店難訂,所以,‘分歲’飯前年在臘月二十八就吃了,去年是臘月二十九。”管阿姨説,要想在除夕夜湊齊三家人吃頓“分歲”飯變成了一件大難事。而且總在飯店吃,幾年下來,大家總感覺少了年味,多了一點匆忙。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新年,傳統新年還是要傳統地過才有意義。年夜飯又稱‘團年’或‘闔家歡’,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歲了,所以又稱‘分歲’。”管阿姨説,已經七八年,“分歲”飯沒有一頓是在除夕吃的。孫子一輩的,已經不知道“分歲”的意義了。

  今年除夕成了假日,管阿姨決定除夕中午就將兒女們召集到家裏來,全家大小不必來回趕場。而兒女們也是心有靈犀,早早就商量過,除夕每家帶幾個菜,來露露手藝。

  從從容容回家過年

  往年的除夕不在春節長假裏,人們往往是在暮色中伴著除舊迎新的爆竹聲,匆忙趕回家吃年夜飯。而今年的除夕,人們可以從容地與家人一起盡享“過大年”的樂趣。

  除夕之夜回到父母身邊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是不少外出打工者過年最大的願望。在北京工作的張嚴已有三年沒回家吃年夜飯,今年他終於如願以償了。張嚴深有感觸地説:“除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往年除夕單列在大假之外了,其實除夕是最關鍵的。往年我初一才能到家,家裏人也吃過年夜飯了,但今年不一樣,大年三十提前放假,我覺得特別高興,我能感覺到一個完整的春節。”

  過大年,穿新衣,是人們另一種除舊迎新的形式。在銀行工作的宋?月説,去年的除夕她是利用短暫的午休時間給自己買了一身新衣服,今年就不用這麼緊張了,早上出去逛街,有充足的時間購物。“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家人一塊吃年夜飯,我覺得我又回到了小時候。”她説。

  歡歡喜喜重拾民俗

  今年的春節假期調整,從除夕開始放假,看上去不過是放假日期的變化。專家指出,其實其文化意義和內涵很深遠,有利於春節習俗在百姓生活中的恢復與重建。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徐藝乙説,除夕這一天的活動有很多,眾所週知的是吃年夜飯,這其中也包括全家人一起忙年夜飯的過程,應該是親情的最佳體現。除此之外,以前人們還會在除夕這天貼春聯、挂燈籠、貼剪紙,在家裏挂上“歲朝圖”等年畫。有些家庭還會在年夜飯前舉行祭祖、接灶王爺等活動,年夜飯後,會擺上花生、瓜子,長輩給孩子發壓歲錢。

  但近幾十年來,由於除夕當天沒有假期,人們沒有時間與家人一起做年夜飯,更沒有時間貼春聯、挂年畫,這些傳統習俗也逐漸被人們淡忘,尤其是一些都市中的年輕人,除了年夜飯、放鞭炮之外,對其他的習俗很不了解。

  徐藝乙説,除夕這一天有很豐富的民俗內容,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們以家庭為單位去做,去體驗,而除夕放假為人們重新拾起傳統民俗提供了時間上的保證,有利於弘揚民族文化,保護文化遺産。

責編:李二慶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