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正是高校畢業生大量參加招聘會的時節。日前,由黑龍江省教育廳主辦,哈爾濱工程大學承辦的全省第三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鳴金開場,共有來自32所高校的五萬餘名大學生參加了預賽。一次普通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為何在緊張的就業時節受到大學生和各高校的青睞?
“通過規劃比賽,我們想要的效果初步達到了”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價值觀、能力、性格、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發展方向,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動計劃。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升學與就業指導(包括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已經形成較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體系。而國內大規模的職業生涯規劃實踐則起步于2000年。
“我們是在全國較早在高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省份之一。”大賽組織者、黑龍江省教育廳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立波告訴記者,“2006年以來,該省教育廳就先後舉辦了三屆比賽。無論是參賽選手的數量還是參賽高校的數量都直線上升,尤其令人高興的是,參賽選手的質量越來越高。”在比賽現場,記者採訪了來自黑龍江大學的參賽選手、大二學生劉哲,他説比賽前自己只有一個朦朧的關於未來的設想;而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他在正確匹配自己和職業的同時,細化了自己實現目標的過程,因而對未來的懷疑減少了,信心增加了,為今後五年甚至十年找到了動力;帶隊老師劉昶則告訴記者:“通過比賽,我明顯感覺到學校的就業工作正在由過去的辦理畢業手續向就業指導再到就業服務、職業生涯規劃一步一步地轉化;而且這種轉變日益迅速。”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畢業人數每年以20%左右的比例增長,屢創歷史新高,今年達到559萬人。而今年全社會預計新增就業機會僅為800萬個,比計劃提供的就業機會少200萬個。這一升一降之間,更為本已被專家稱為結構性就業難的就業市場增添了幾分逼人的寒氣。對於高校而言,承擔著教育部加大就業狀況在高校教學評估中的權重,量化就業率考核的巨大壓力;對學生而言,大部分學生是在對自己未來職業並不清晰的情況下上的大學,如何合理規劃自己,敲碎就業市場的堅冰,是很多在校學生最期盼的。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發展高等教育,實施“促進畢業生就業工程”,健全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領導體制、運行機制、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面向就業需求,深化教育系統內外的各項改革。2007年,教育部發文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逐步由選修課過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課,將其與傳統公共必修課等置於同地位。面對壓力,黑龍江省不等不靠主動出擊。他們在全省各高校實施“一把手”工程,黨委書記、校長直接抓就業,保證高校就業工作實現“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和“經費到位、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記者了解到,在黑龍江省的68所高校中,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達到100%。前不久,記者參加了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團委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講座,一家國際知名企業的人力總監的講演,吸引了數以百計的學生參加。
省教育廳就業指導中心培訓部部長劉鴻宇告訴記者:“通過規劃比賽,一方面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另一方面督促和引導學校進行就業工作思路的轉變。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們想要的效果初步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