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6天的奮力拼搏,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在象徵人類友誼與和平、團結與進步的樂章中落下帷幕。中國向世界承諾舉辦一屆高水平、有特色奧運會的目標終於順利實現。這其中,對待媒體的心態與胸懷、為媒體提供的新聞服務,也是這個成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記者數量空前 服務質量空前
“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外國記者,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德國記者約翰尼 埃爾林説。他在題為“因為北京就是了不起”的報道中,將“記者數量空前”歸納為北京奧運會的一個“了不起”。據報道,約4萬名中外記者報道本屆奧運會,其中2.16萬名記者在國際奧委會及其兩個媒體中心註冊。
奧運期間,北京奧運會國際廣播中心實況轉播5400個小時,比2004年雅典奧運會多出2000個小時。此外,國際奧委會還向新媒體出售了轉播權,其中包括了互聯網門戶網站和移動電信網,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奧運會期間在接受法國《隊報》記者採訪時盛讚中國在奧運會後勤保障、媒體服務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認為北京奧運會的組織工作非常出色。他特別提到賽事轉播也無懈可擊。他説,從這些方面講,北京已經超越了此前的一些奧運會舉辦城市。
科技進步助力 媒體選擇多元
第一次全部採用高清晰5.1聲道環繞立體聲的全球電視轉播,第一次通過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平臺轉播奧運會的實況比賽……眾多的第一次,新技術的應用為北京奧運會增添了一抹亮色。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陳力丹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採訪時談了他對本次奧運報道的總體印象:“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報道,其規模的宏大,面臨事項的複雜程度,是我國傳媒歷史上沒有遇到過的。各傳媒充分利用地域或人緣的優勢,用盡渾身解數,把奧運報道算是做到了各自水準的極致。”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金兼斌長期關注科技傳播,他覺得感受最深的就是受眾媒體選擇的多元化趨勢。科技的進步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總體上公眾的媒介消費時間增長了。特別是奧運期間,網絡直播、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對傳統的電視受眾形成了一定的分流,但是通過對收視率等數據的客觀分析可以發現,新媒體與傳統的電視媒體並非單純替代關係,而可能是相得益彰。例如,網絡、手機電視的用戶人群多為學生和網民等較為年輕的群體,他們在選擇這些新媒體時可能並未放棄電視,而是在兩者之間尋求互補。因此,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並非相互替代,而是互相促進發展的關係。
自信開放胸襟 展示大國形象
對於中國媒體以及中國政府在此次奧運外宣中的表現,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郭鎮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百聞不如一見”,中國政府以開放的胸襟,讓各國運動員、記者可以有機會實地到中國來走一走,切實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中國。此前,我們在環境、設施等方面進行了很多的努力,希望在國外媒體、國外受眾面前展示一個“完美”的形象,實際上即使有些不足之處,對方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會感覺這是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
一直關注對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構建研究的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劉衛東説,北京奧運會是我們難得的對外推介機會,這是中國第一次有機會如此集中、如此大規模地向世界傳遞自己的聲音,新聞傳播領域的一些轉變對於中國國家形象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開放的媒體環境,在國際社會上樹立了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其次,在一直受西方媒體控制的國際輿論環境中,通過此次奧運報道,中國的國家形象將獲得很大提升。特別是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轉播以及賽事報道等,國外受眾可以通過一個較為客觀中立的視角了解中國。再次,以更符合國外受眾心理和接受習慣的傳播方式來樹立國家形象。比如,開幕式中所展現的“和合”文化,作為中國的外交文化,便得到了清晰的詮釋。這也是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傳播上的一種轉變。(綜合新華社、《中國新聞出版報》見習記者朱珊報道)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