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美國金融危機並沒有阻擋中國金融創新的步伐,備受矚目的券商融資融券業務試點開閘。此舉不僅會刺激股市活躍,也將拓寬券商盈利渠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券商“靠天吃飯”的窘境。
資本實力強者有望率先試點
根據2006年發佈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規定,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必須滿足經紀業務經營已滿3年,且被中國證券業協會評審為創新類證券公司,同時最近6個月凈資本均在12億元以上。在經過了近兩年增資擴股潮後,大多數券商基本都能達到12億元的凈資本門檻。
不過,自從券商綜合治理結束轉入常規監管後,監管部門對證券公司分類監管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停止了原來的創新類等評審後,推出了A至E的5大類、11個級別的新的分類標準。據銀河證券研究員遲曉輝分析,目前已被評為A級以上的30多家券商,在融資融券業務進入常規階段後,都有望開展此項業務,而目前資本實力比較強的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券商則有望率先試點。
根據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報測算,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凈資産分別為519.83億元、375.19億元。它們是目前國內凈資産規模最大的兩家券商,而其他券商凈資本多在百億元以下。
拓寬盈利渠道
融資融券業務推出後,無疑會增加市場活躍度,股市交易量將會增加,這對券商經紀業務非常有利。而且,融資融券交易將拓寬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證券公司自有資金和自有證券的運用渠道。
另外,根據《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管理辦法》,融資利率不低於央行規定的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也會使券商額外獲得客戶保證金存款的利差收益。而且如果未來證券金融公司成立,融資融券可以將貨幣市場的資金源源不斷引入股市,改善市場流動性供給,也有利於交易量放大。大小非解禁後有相當多的解凍股權需要市值管理,而之前這部分券商託管資産未能給券商帶來收益,融資融券推出後,這部分託管股權可以實現融券借貸,從而增加券商的市值管理收益。
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證券公司向客戶融資,應使用自有資金或依法籌集的資金;向客戶融券,應使用自有證券或依法取得處分權的證券。由於目前證券公司資産項下貨幣資産比例較高,證券資産數量較少,而其中又只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産科目下的標的證券才可用於融券業務,所以現階段融資規模會大於融券規模。
截至今年6月末,全部券商凈資本約3000多億元。如果其中三成可用於融資融券業務,在目前融資規模大於融券規模的情況下,將可為市場帶來1000億元左右的資金。而根據海通證券預測,估計融資融券推出後,融資融券規模佔凈資本的比例可達到30%;2009年的短期借貸年化利率約為8%,由此可以測算出證券業在2009年的融資融券利差收入約66.03億元。
嚴格風險控制
不過,任何金融創新都是“雙刃劍”。美國金融危機更是讓人們看到了信用交易所蘊含的巨大風險。而券商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也會如銀行信貸業務一樣面臨信用風險,這就需要通過嚴格的信用評級制度等來控制風險。
投資者違約風險是融資融券業務的主要風險,即投資者在損失超過保證金後實施違約行為所産生的信用風險。為此,《試點管理辦法》規定融資融券業務客戶保證金比例和維持擔保比例比較高,而試點證券公司還會根據自身情況提高風險控制比例。融資融券業務的財務杠桿效應實際上並不大,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風險擴大化。 (趙彤剛)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