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前 衛)《莊子?天運》記載了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名曰“東施效顰”。東施之所以刻意效倣西施難言為美,問題不在於西施不美不嬌,也不在於東施愛美之心有什麼過錯,而在於東施不了解人家真正長處,而去生搬硬套,結果自然事與願違。
最近,從管理層到坊間茶肆,也有不少聲音質疑足球的職業化、市場化道路,認為中國足球要發展,還得回歸到舉國體制的優勢上來。
作為口口聲聲要“衝出亞洲 走向世界”的中國足球,不妨睜大眼睛看看世界。不僅是歐美足球發達國家,包括我們的亞洲近鄰日韓等國,足球走職業化、市場化道路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某種意義上來説,足球之所以在今天擁有其他運動項目難以媲美的影響力與吸引力,職業化、市場化是最為核心的要素。
為什麼中國足球走職業化、市場化道路,反而怪事迭出,問題成群?這不是職業化、市場化的方向出了問題,而是中國足球本身把經念歪了,把路走偏了。
1992年6月,中國足協在北京西郊紅山口召開工作會議。會議以改革為主題,決定把足球作為體育改革的突破口,確立了中國足球要走職業化道路的發展方向。此後到1994年,中國足球甲A聯賽開始了職業化、市場化的道路,職業足球市場一度風靡全國,給球迷留下無盡的甜蜜回憶。
至於後來每況愈下,問題百齣,並非職業化、市場化的過錯,而是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根治。譬如黑哨、假球、賭球乃至球員嫖娼、吸毒等問題一度猖獗,如果當時把這些問題予以徹底解決,中國足球或許在職業化、市場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換句話講,聯賽是國家足球水平高低的基礎工程,聯賽真搞好了,國家隊的成績自然也就上去了,所謂的“衝出亞洲 走向世界”或許不再是一句空話。
可惜的是,在當年國家隊僥倖進入世界盃等泡沫繁榮的衝擊下,一些本質問題的處理上,或大事化小,或不了了之,隨後又試圖用中超替換甲A掩蓋問題,讓新瓶裝舊酒。其結果眾所週知,中超更是頹敗不堪,慘不忍睹。
中國足球願意借鑒和學習國外市場化、職業化的經驗難能可貴。但中國足球有不同的國情,運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足球市場化的內涵是足球資源的配置、足球要素的競爭、足球市場的運行和管理。出了問題首先要針對自身國情的不同和問題實質的不同,採取不同方式的解決辦法。偏偏中國足球出的問題源於自身特有的某些弊端,卻歸咎於市場化、職業化,甚至開倒車,走老路,如此想為,中國足球可以休矣!
西施天生麗質,東施差強人意,但東西施愛美之心並無不同。東施愛美,以西施為標桿為榜樣並無不妥。問題在於西施心口疼,東施可能頭疼、屁股疼,結果西施捂住了心口,東施你卻犯渾,也非得捂住心口為美,對腦袋和屁股上出的毛病不聞不問,非但不美,簡直蠢不可教,不被人恥笑豈不怪哉?(完)
責編:汪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