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港報:近七成北京奧運的中國冠軍乃"半路出家"

 

CCTV.com  2008年08月31日 11:4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八月三十日,國家奧運金牌精英大匯演在香港大球場舉行,圖為金牌體操選手程菲與隊友正在為香港觀眾表演。 中新社發 張勤 攝

  八月三十日,北京奧運會內地金牌運動員代表團在香港伊麗莎白體育館作示範表演,並與青少年同樂。 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中新網8月31日電 細數北京奧運會的中國軍團金牌得主,“半路出家”的接近七成。而這種從“外行”入門,“轉行”後卻一鳴驚人、一戰奪魁的現象,在體育界並不鮮見。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並非每個運動員都如菲爾普斯那樣幸運,運動生涯伊始就能找準定位,即便是大牌如劉翔、姚明,于早年的運動生涯中,亦是頗費週折才做出正確選擇,現時終於由石變寶,熠熠生輝。而儘管知名運動員轉項在全世界都有耳聞,但中國各級“伯樂”層層“探寶”的循環挖掘模式,終於鋪就一條直通競技體育金字塔頂端的“奧運鑄金路”。

  轉換項目 點石成金

  在北京奧運會生成的中國金牌中,不少金牌得主都是“半路出家”。其中,既有兩個相似項目的“近親轉換”,如跳水金牌火亮、林躍、王鑫、王峰、秦凱都是體操運動員出身;亦有項目跨越性較大的“遠親轉換”,如擊劍金牌仲滿居然是先從田徑、籃球練起,舉重金牌劉春紅則是從柔道入門,射箭金牌張娟娟曾是鐵餅高手,而柔道金牌楊秀麗則推過鉛球,更為出人意料地是,舉重金牌曹磊曾是田徑全能冠軍。

  提及“半路出家”,自然不能遺漏國人的驕傲─姚明和劉翔。小巨人曾經從小主攻“水球”,跨欄“飛人”曾經在跳高賽場上創下1.97米的不錯成績。當然,運動員轉型並不是中國的“獨家專利”,例如跳高女皇伊辛巴耶娃是從體操項目“跳槽”。

  田徑練基礎 轉項易

  雖然田徑並非中國強項,但作為基礎大項,卻是出現最多“遠親轉行”運動員的項目,不少其他項目的頂尖運動員,居然都是練習田徑出身。

  究其原因,由於田徑注重身體綜合素質的訓練,對於那些從小練習田徑的運動員來説,運動基礎更加紮實,轉項也因此相對容易許多。

  在本屆奧運會的中國金牌選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兩位冷門冠軍都來自田徑場。男子佩劍冠軍仲滿,15歲之前從事的是田徑的中長跑訓練,15歲時因為身高過人又被借調到籃球隊參加比賽,隨即在一場市級籃球比賽中被擊劍教練發現,從此走上擊劍之路。女子射箭冠軍張娟娟從小因為身高力量較好,被少體校教練選中去擲鐵餅,其後又轉練射擊,最後才結緣射箭。

  定點培養一步一台階

  雖然運動員轉項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不少見,但相對於國外,中國卻有更多獨具慧眼的專業“伯樂”。與國外孩子按照興趣自選項目的做法不同,中國對每個運動員都採用定點培養的模式,從家長把孩子們送進少體校的那一刻起,便有眾多基層教練對這些孩子們進行細緻的選拔,根據孩子們不同的身體條件,建議最為合適的項目。

  此外,在少體校中,不同項目之間中國教練員的交流也非常通暢。

  如果一名青少年運動員經過訓練無法表現出初選項目的天賦,那麼他很快會被推薦到更加適合的項目,這也就是為什麼每位中國奧運金牌選手背後,都有一大串教練員名單的原因。“伯樂”之間經過推薦、再推薦,中國運動員總會得到最好的培養,這種一步一個臺階的培養方式,終於鋪就了一條高效的奧運鑄金路。

  而在當前的選材過程中,身高和骨齡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姚明和劉翔的成名之路同樣如此。姚明的身高“太高”影響他成為一名水球運動員,劉翔的身高“太矮”影響他成為一名跳高運動員。但是他們都能很快被推薦到更加合適的項目,更加合適的教練,而從促成他們最終的成功。

責編:孟煦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