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永遠的奧林匹克--獻給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CCTV.com  2008年08月06日 23: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這是在8月2日晨曦中航拍的國家體育場──“鳥巢”。新華社記者郭大岳攝

  

  新華網北京8月6日電 題:永遠的奧林匹克──獻給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華網記者孫承斌、李亞傑、邱紅傑、崔軍強

  北京──雅典。一對古城在這個盛夏再一次握手。

  東方──西方。兩個文明穿越千年共享一份光榮。

  2008年8月8日。一個萬眾矚目的日子,正身披祥雲、淩空而來……

  奧林匹亞的火種即將點亮北京的夜空,中華民族舉辦奧運會的夢想即將變成現實。五千年文明古國張開懷抱,用亮麗的笑臉迎接八方嘉賓。

  不變的百年期盼,永遠的奧林匹克。13億華夏兒女和世界人民一同唱響“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旋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踏上新的征程──

  百年一夢,一夢百年──從赫拉神廟到萬里長城,從奧林匹亞山到珠穆朗瑪峰,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與中華民族百年現代史相疊印。中國人民參與奧運、申辦奧運、籌辦奧運的歷史再一次深刻揭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

  國家博物館門前,行人們輪流上前,同武警戰士劉志強合影。每一次,他都報以淺淺的微笑。在劉志強的身後,高大的倒計時牌清晰地顯示: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3天。

  就在這同一個地方,劉志強的戰友們還曾經守護香港回歸倒計時牌、澳門回歸倒計時牌。同樣的倒計時,同樣宣告一段屈辱的結束和一個夢想的實現,同樣記錄著一個民族前進與奮起的步伐。

  中國人邁向奧運會的倒計時,早在100多年前就開始了。

  1896年4月6日,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的聖火,在雅典衛城聖殿山下點燃。而同一時刻,在遙遠的東方,甲午海戰的硝煙尚未散盡。積澱著恥辱與傷痛的《馬關條約》,讓中華民族滑向更加深重、更加黑暗的泥淖。

  中國什麼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的運動員什麼時候能夠得到一枚金牌?中國什麼時候能夠舉辦奧運會?──1908年,第四屆奧運會閉幕後不久,有識之士在《天津青年》雜誌發表文章,一連3聲長嘆,一連3個期待。

短跑選手劉長春

  2008年7月17日,63歲的劉鴻圖接過奧林匹克火炬瀋陽傳遞的第一棒,他先深深地親吻火炬,然後將火炬緊貼胸口,再高高舉過頭頂。他説,這個動作是要表達“我們中國富強了,強大了,我感到很激動”,“同時也告慰我父親劉長春的在天之靈:您的心願,我替您完成了!”

  1932年7月,23歲的劉長春登上輪船前往美國洛杉磯,代表中國參加第10屆奧運會。因長途漂泊、旅途勞累,劉長春在100米、200米賽跑預賽中即被淘汰,400米的比賽也因體力不支而放棄。

  一個孤獨的中國人,就這樣結束了他的首次奧運之旅;四萬萬中國人,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派人參與比賽的奧運會。

  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奧林匹克史上,留下了一個個令人感喟的背影──

  1936年,為了參加第11屆奧運會,69名運動員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只能在途經東南亞各國時“賣藝”掙取路費。撐桿跳高運動員符保盧因為買不起撐桿,不得不借用別國運動員的撐桿。

  1948年,第14屆奧運會上,因為交不起租金,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村只住了3天就被“請”了出去。中國派出的53人代表團,參加了5個項目比賽,結果“全軍覆沒”……

  “從某種意義上説,體育就是國力的象徵。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有發達的體育事業。”首都體育大學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説。

  歷經曲折,卻愈挫愈勇;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經過一代代的艱苦求索和無數仁人志士的熱血奮鬥,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終於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1952年7月29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出現在芬蘭赫爾辛基的第十五屆奧運會賽場上。這是新中國體育代表團第一次在奧運會亮相,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奧林匹克會場升起。

  此時的東方,曙光照耀著百廢待興的中國,這個國家的體育事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

  1949年9月27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提倡國民體育”。隨後幾年間,群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體育設施大批興建,到1956年1月,國家體委第一次正式公佈102項全國紀錄時,新中國成立後創造的達到96項。

  1953年8月9日,吳傳玉在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體育比賽中奪得男子仰泳冠軍,這是新中國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第一枚金牌。

  1956年6月7日,陳鏡開在中蘇舉重友誼比賽上,打破美國運動員創造的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新中國運動員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

  1957年11月17日,鄭鳳榮打破美國運動員保持的女子跳高世界紀錄,創造了中國田徑史上的第一個世界紀錄,也成為亞洲打破這項世界紀錄的第一人。

  1959年4月5日,從香港回到祖國內地、年僅21歲的容國團,奮力奪得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這是中國體育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運動員登上珠穆朗瑪峰,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攀上地球之巔……

  國運盛,體育興──歷史反復印證著這一真理。

  1979年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的第一年,也是實施改革開放的第一年。這年的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日本名古屋作出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奧委會中的合法席位。經過20多年的曲折和奮鬥,中國體育終於重返國際體育大家庭。

  改革開放的新時代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闊步前進的中國人民,也迎來了體育事業大發展的新時代──

  1984年7月29日,射擊運動員許海峰蟾宮折桂,拿下第23屆奧運會的第一枚金牌,也實現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海內輿論讚嘆:“中國人奪得了本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半個多世紀來背著奧運會‘零’的包袱的中國人,從此可以揚眉吐氣了!”

  這是一個個堅實、有力的腳步──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中國獲得5枚金牌、11枚銀牌、12枚銅牌;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取得16枚金牌、22枚銀牌、16枚銅牌的佳績;

  1996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再創輝煌,共獲16枚金牌、22枚銀牌、12枚銅牌;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28枚金牌、16枚銀牌、15枚銅牌,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三;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獲得32枚金牌、17枚銀牌、14枚銅牌,3人5次創6項世界紀錄,1人1次平1項世界紀錄,13人21次創奧運會紀錄。在這屆奧運會上,中國隊收穫了自參加夏季奧運會以來的第100枚奧運會金牌,高居奧運會金牌榜第二位……

  改革開放以來至2007年底,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2137個,佔新中國成立以來總數的99%;創超世界紀錄1001次,佔新中國成立以來總數的85%。而與此相同步,我國經濟始終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分別增長了6倍以上。

  1978年的中國,奏響了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30年後,奧運聖火照耀中華大地。歷史的巧合再一次昭示一個深刻的結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

  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使中國人民舉辦一屆奧運會的夢想有了實現的可能。

  1990年7月3日,85歲高齡的鄧小平來到北京新建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亞運村考察。他環視眼前宏偉的建築群,語氣沉穩而堅定地説:“你們辦奧運會的決心下了沒有,為什麼不敢幹這件事呢?”

  在成功舉辦亞運會之後,北京提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雖然這次申辦沒有成功,但人們仍然高呼:“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5年後的1998年11月,北京再次宣佈申辦奧運會。

  這時的中國與第一次申辦時相比,已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國力日益強盛,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當北京在與巴黎等發達國家城市的激烈競爭中最終勝出,全中國沸騰了!

  “7年前,我在莫斯科見證了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當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回憶説。從1974年開始,霍震霆就和父親霍英東為中國體育東奔西走,參與並見證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全過程。

  雄偉的阿爾卑斯山下,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的公園裏,佇立著一尊名為“走向世界”的雕塑。由中國奧委會贈送給國際奧委會的這尊雕塑,通過中國少女競走的瞬間,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理想的百年追求,展現了現代中國走向世界的自信與成功。

  “中國人百年的奧運夢就是中國百年的強國夢,在強國夢實現的過程中,這個奧運夢實現了!”回首百年奧運夢,見證新中國體育發展歷程的何振梁不由得感慨萬千。

 

1/3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