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不在西安,但可能不遠,我們要考慮派遣醫療隊。”作為學校應急指揮小組組長,他異常敏銳。他叫戴旭光,第四軍醫大學副政委,該校赴川抗震救災醫療隊前指政委、黨委書記。
經請示學校樊代明校長、孫長新政委,學校在第一時間向總後黨委發了請戰電。
陳家壩,依山而建,居民12800人。5月12日,恰逢該鄉集市,地震發生時,一座數百米高的土山瞬間傾倒,最繁華的幾條街全被覆蓋,死傷超過5000人。
“全埋了,沒幾個跑出來,我女兒也在裏面……”鄉長哽咽著説,“屍腐味越來越大,很快就要劃成疫區了。你們是來咱鎮的第一支大型醫療隊,救人的事就靠你們了”。“沒什麼比搶救傷員更重要!設營!”望著山體掩埋下的死城,戴旭光語氣不容半點置疑。
不到1小時,4座綠色軍用帳篷拔地而起,36人的醫療隊迅即展開。戴旭光立即帶領小分隊,趟過斷橋旁的沙河到街上去接運傷員……
16日中午,戴旭光帶領另一支分隊爬山坡,穿沙灘,從河邊的石崖登上去,進入北川縣城前接傷員。正遇一名叫徐莉的女群眾剛被官兵從廢墟中挖出。
雙下肢被嚴重擠壓,腿部肌肉深度損傷,軟組織大面積壞死,生命體徵微弱!壞死的血液隨時可能引起腎功能衰竭,威脅生命!戴旭光命令醫護人員馬上展開緊急處理救治,又用電話通知學校設在安縣的野戰醫院做好接收準備。當徐莉早已絕望的父母接到電話,怎麼也不敢相信,那位在被困的4天,靠喝尿維持生命、幾度割腕自殺、如今重生的傷員,就是他們的女兒。
在戴旭光夜以繼日的靠前指揮下,一批又一批從廢墟中搶挖出來的重傷員得到及時救治和後送。一位被救的老大娘感激地説,“一見你們四醫大的旗子,老百姓心裏就踏實了,我們就有救了。”
“平武縣南壩鎮有大批傷員!”5月17日淩晨,綿陽市衛生局緊急救援。通往南壩鎮的路蜿蜒曲折,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山裏余震不斷,隨時有泥石流、滑坡、滾石。為保證車隊快速安全開進,戴旭光帶領指揮車在前方開道,危險路段,他就下車指揮車輛慢慢通過。直到深夜十一點半,車隊才到達南壩鎮沙家壩村。
村裏沒水、沒電、手機沒信號,一切都被無盡的黑暗吞噬。恰在此時,突降大雨。戴旭光命令隊員在車上避雨,自己則冒雨下車考察地形。
天剛亮,戴旭光迅速指揮部隊搭起醫療帳篷。受傷群眾陸續被送來,他又帶兩支小分隊擺渡到對岸南壩鎮接傷員。僅這一天,第三醫療隊緊急救治傷員62名。事後才從廣播中得知,淩晨余震的震中在江油,6.0級,而山裏邊的感覺遠不止這個等級!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醫療隊員們的全力救治下,捷報不斷傳來,戴旭光的臉上卻沒有一絲笑容。他冷靜地覺察到救治工作呈現出許多新的趨勢:傷員少了,病員多了;外科醫生需要少了,內科醫生需要多了;肉體救治需要少了,心身治療需要多了;救傷治病需要少了,防疫防病需要多了。
戰地黨委會上,他提議要調整隊員結構和兵力部署。有的同志認為,上級機關還沒有明確指示,需要再等等看。
戴旭光當機立斷,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災區的衛生防疫和心理服務上來。於是,緊急抽組的6支衛生防疫隊上來了,上百名防疫隊員轉戰于青川、北川、安縣,幫助地方制定防疫方案,培訓防疫骨幹,展開拉網式“消殺滅”,在災區打造起立體防疫的鐵壁銅墻。於是,6支心理醫療隊上來了,他們採取多種方法疏導了近萬名受災群眾和解放軍、武警、民兵預備役官兵,舉辦了過千人的心理骨幹培訓班,為災區群眾和救災大軍打造起堅實的心理防護屏障。(記者楊永林 通訊員袁鵬 艾文波)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