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聽説了這件事情,目前大家都在關注,也都在觀望。”
對於最近這場“學前教育改制風”,昆明某幼兒園的陳老師謹慎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我們幼兒園好像還沒有具體的改制方案,但是,如果幼兒園真的改成民營,可能就不打算幹幼師這個職業了。”
前不久,昆明出臺措施,強力推進民辦教育發展,特別要大力發展民辦學前教育,要求“像辦公辦教育那樣大辦民辦教育”。辦法出臺後,受到廣泛關注。一些老師與學生家長擔心,如此大規模推進民辦教育,會不會導致教育質量下滑。他們更關心,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一環,學前教育應該姓“公”還是姓“民”。
民辦學前教育將達九成
昆明市委、市政府聯合製定下發《關於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決定》和《關於加快民辦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以擴大教育資源總量,提高優質教育資源比重,破解群眾子女上學難、上學貴問題。昆明提出的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民辦學前教育在園(班)人數所佔比重達到90%以上、民辦高中階段學校在校生所佔比重力爭達到40%左右。”
昆明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昆明市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優質教育資源不夠,民辦教育所佔教育的比重偏低;教育投入不足,投資渠道單一;體制不順、機制不活。
“我們發展民辦教育,不是把現有的公辦學校、幼兒園簡單置換一下變成民營性質,這種做法只是一種資産形態的變換,沒有增量。目前,昆明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資源總量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尤其是優質教育的需求,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需要。因此,我們改革的首要任務,是要迅速擴大教育資源總量。”該負責人表示,到2010年,昆明將建設10所中學和71所幼兒園,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
據介紹,目前昆明的公辦幼教分兩類,一類為市、區教委所辦,佔90%,由財政全額撥款,另一類為部隊、企業、機關舉辦,比例為10%,由財政以外的資金渠道支持。
雲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勁松認為,“這次改革,在於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幼兒教育體制,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辦園的積極性,使優質教育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輻射,為更多人提供公平受教育的機會,因此,這次改革是有意義的嘗試。”
部分教師和家長心存疑慮
“本來,幼師就比較辛苦,選擇這個職業,圖的就是鐵飯碗可以端到退休。如果真的改制,感覺會比現在更辛苦,而且沒有安全保障。所以,儘管還是在按部就班工作,但已經在留意其它的工作機會。”在採訪中,陳老師表達了自己的擔心。
陳老師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幾年前,江蘇宿遷將全市337家幼兒園全部改制為民營,一度出現教師收入下降,師資流失等現象。今年3月,聽説幼兒園要從公辦改為民辦,由於擔憂現有待遇無法保證,深圳22家公辦幼兒園的老師集體停課。
關於幼兒園改制,一些家長也不無憂慮。
“幼兒園改制,收費會不會上升?教育質量會不會下滑?這都是我們家長擔心的問題。”昆明市民羅先生6歲的兒子在某公辦幼兒園就讀,每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費用不低於1000元,“感覺壓力很大”。
“最關鍵的是,我們希望,我們的付出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我們交了這麼多的學費,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雲南師範大學一位教授也表示了質疑:“有關部門可能過於強調了幼教的非義務教育性質,忽視了幼教的獨特性、基礎性和普及性等特徵。”
多元辦學能否兼顧公益
這段時間,一些民營資本對昆明的教育改製表現出了濃厚興趣。雲南一家以汽車銷售為主業的豐帆公司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籌備小組,並提出一個股份合作制改制方案,準備“拿下”市教委直屬兩個幼兒園和一個轄區範圍內教委所轄全部公辦幼兒園,共同成立集團公司,豐帆控股51%,國有資産佔股49%。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説,“我們一直有投資教育産業的意願,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民營資本控股,會不會淡化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有人提出質疑。
事實上,有關學前教育要不要由政府“埋單”的議論,近年來時有所聞。今年兩會期間,就有代表提出義務教育應向學前教育延伸的建議。教育部部長周濟就此回應説,九年義務教育真正能夠實現很不容易,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上,“不能超過中國發展的階段,估計過高。”
“學前教育完全由政府‘埋單’為時尚早。”有專家這樣認為。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政府對學前教育無所作為。” 李勁松認為,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不僅對一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而且對提高國民素質具有奠基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須要明確的是,首先,學前教育的性質是什麼?應該是社會公共産品,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其次,政府應該是管理部門,而非參與辦學的部門;政府主導,不能只是引導如何改革,而是在改的過程中,要加強指導、監督。所以,幼兒園要改制,除了性質定位要明確以外,政府部門還要對其過程加以全程監督和管理。”
談到昆明的教育改制,民進中央副主席、教育專家朱永新提醒説,“最低的底線是穩定現有的幼兒園和幼兒教師隊伍,要保障困難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幼兒園,政府應該有一批公辦的幼兒園作為基礎。存量不動,增量可以採取多元化的辦法。” 本報記者 陳 娟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