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2008年3月6日15:00,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記者招待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主題是“民主黨派中央主席談多黨合作”。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民盟中央主席蔣樹聲、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農工黨中央主席桑國衛、致公黨中央主席萬鋼、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記者招待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報記者]:請問周鐵農主席,我們注意到,中共在十七大報告中要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已經作了這種承諾。您作為民革中央領導人,多次參加中南海高層協商,您的感受是怎樣的?您覺得民主黨派的意見對決策能夠産生影響嗎?這種效果是怎樣的?您對這個效果是不是滿意?
[周鐵農]:政治協商是我們國家多黨合作制度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時,我覺得也是各個黨派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現在政治協商在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一種制度,中國共産黨也把協商在決策之前納入到自己的決策程序中。
政治協商有三個渠道:第一,在人民政協內部的協商。人民政協本身就是開展政治協商的一個場所。第二,各黨派中央的負責同志和中共中央的負責同志直接面對面的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協商。比如這位記者提到的,在中南海開的協商會。第三,各個黨派可以根據自己在調研當中發現的問題,或者在了解社情民意當中所形成的一些意見,直接以書面的形式向中央或者是中央有關部門寫出政策性的建議,我把它叫做書面協商。這種協商有的時候會得到中央的直接答覆,有的時候,如果這個問題比較重大,會演變成面對面的口頭協商。
我1998年擔任民革中央的常務副主席,也在這一年擔任了全國政協副主席。這三種形式的協商我都參加過。初步統計,民主黨派和中共領導同志的直接協商,我參加了100多次。在政協裏協商,次數比這個還多。民革中央直接向中央寫出的書面政策建議,在這十年當中,大概有幾十份。涉及到的問題及政策建議大概有幾百條。這些政策建議都得到了高度重視,有很多都得到了採納。
在協商的過程當中,我的體會,第一,中共方面是高度重視政治協商的,同時協商的態度也非常誠懇。
第二,民主黨派參與政治協商非常認真,也是非常坦誠的。我們可以説是毫不顧及、坦誠地就一些重大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提出我們的建議。
第三,協商的效果很明顯。在很多問題上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就民革中央來説,這十年當中,我們所提出的絕大部分意見和建議都得到了採納。我説的這種採納不一定是我今天提出一個建議,明天這個建議就變成了中共中央或者是國務院的一個政策規定,而是大的方面,它體現在中央的決策當中。
比如説,多年來我們一直關注義務教育,要由國家承擔它的投入問題。因為原來義務教育階段的責任是放在縣、鄉以下,多年來我們一直對這個問題提出建議,現在逐漸地由中央財政負擔了大部分義務教育的財政支出開支,這不是民革中央的建議直接變成了中央的政策,但民革的建議包括其他黨派的建議,在中央制定政策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關於大江大河的污染治理問題、農村衛生體制改革問題,我們都提出了很多建議,現在都得到了體現。
就我本人來説,曾經向中央提出了幾個具體建議,都得到了採納。比如我曾經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新疆的伊犁河修建水利樞紐問題,直接向中央提出了報告,這個工程現在已經竣工投入使用了。我曾經提出在甘肅修建引槽工程,現在已經得到了體現。
第一次提出以後,第二次是時隔半年,我又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家寶總理就講,鐵農同志已經兩次提到了這個問題,説明我第一次提他還記得,而且當時就要求發改委、財政部趕快就這個問題進行調查,並且制定相應的措施。當然,中央實際上對這個問題。我覺得現在中央對縣級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漸加大,説明我這個建議還是發揮了作用,至少我看到這種結果,我自己感到非常欣慰,也非常高興。
政治協商對於推進我們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對於鞏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對於實現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對於一些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和落實,對於促進社會的進步和和諧,我覺得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所以我們認為,政治協商是實現民主的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協商式的民主,可以説是我們國家對民主的一個重大貢獻。
責編: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