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1月1日,一發發震耳欲聾的炮聲,拉開了“鐵拳-2007”實兵檢驗性演習戰鬥實施的帷幕,演習進入實兵交戰階段。圖為坦克部隊對敵前沿陣地進行火力打擊。 中新社發 曾憲平 攝
某裝甲師老裝備經過信息化改造後,徹底改變了與二三代裝備“不對稱”的局面
隆冬時節,沙場點兵。硝煙瀰漫的練兵場上進行了一場檢驗性實兵實彈演練,《?望》新聞週刊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輛輛經過信息化改裝的舊型坦克,如同長出了“千里眼”、“順風耳”,在與我軍最先進坦克組成的裝甲集群對抗演練中不分伯仲。
這些煥發新生的坦克,出自被譽為“鐵甲元勳”的北京軍區某裝甲師。該師前身是我軍第一支坦克大隊,曾參加過遼沈、平津等戰役,戰爭年代屢建奇功。進入軍隊建設新時期,該師積極探索部隊信息化建設發展道路,對現有坦克“嵌入”信息技術,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裝備最大效能,牽引人才隊伍快速成長,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實現躍升。
經過改裝,這個裝甲師已成為我軍一支具備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能力的裝甲雄獅。來自總裝備部的評價是,該師實施信息化改造,充分挖掘現有裝備潛能,注重經濟性和實用性,為陸軍一般部隊裝備改造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裝備建設的經驗。
體驗坦克兵訓練
冬季的華北平原,四野茫茫,蒼穹中一抹殘陽如血。在這肅穆的景致中,本刊記者來到燕山腳下的一處軍營,體驗了北京軍區某裝甲師坦克兵的訓練。
“出發!”隨著指揮員一聲口令,按照車(長)、二(炮手)、駕(駛員)、一(炮手)順序排列的乘員迅速轉身,三步跳上坦克,進入各自位置。一聲清脆的鳴響後,只聽“通”的一聲,坦克左側的排氣口噴出一股濃濃的黑煙,馬達聲迅即隆隆作響。
在引導員熟練的指揮下,坦克緩慢而規範地駛出營區,隨即加速開往訓練場。雖然道路凹凸不平,到處有坑或小土包,但坦克?自直行、急轉彎,前進的速度絲毫不受影響。坐在這個轟轟作響的龐然大物上,耳邊吹過凜冽的寒風,腳下泛起滾滾的塵土,一股馳騁疆場的豪氣不禁油然而生。
記者鑽進炮塔,裏面除了四個乘員的位置之外,大部分空間留給了炮塔壁上不同的瞄準裝置、火控裝置和通訊裝置。側壁上新改造的計算機軟體系統顯得尤為醒目。
“這是我們的新設備,作用可大了。”車長向本刊記者介紹,當發現目標後,只需按下電鈕,就能準確測距,並獲得各種所需參數用以自動修正射擊。“精度和速度比以往手工操作提高了20倍。”
按照專家的説法,這相當於給老坦克“換腦換眼”,也就是將激光瞄準鏡、傳感器等高新設備裝進了老坦克,把過去要靠手工獲取、處理的信息交給電腦來自動獲取、處理。
據《?望》新聞週刊了解,我軍傳統衡量坦克性能的優劣指標是火力、防護性和機動性,如今則新增了獲取信息、利用信息能力的指標。
該裝甲師師長鄧漢橋介紹説,通過系統改造,可全面提高部隊裝備的通信能力、信息共享能力、指揮控制能力、情報處理能力及武器平臺打擊能力。
老坦克師煥發新活力
在對老裝備進行信息化改造之前,這支裝甲師曾有著光輝的歷史。
這支部隊最早源自人民解放軍第一輛坦克“功臣號”,在中國眾多的坦克部隊中,當屬資歷最老、參戰最多、戰功最多的“王牌”坦克師。在師部榮譽室裏,本刊記者見到滿墻的獎旗、獎狀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揭示了這支部隊的輝煌歷程和纍纍功績。
我軍歷史上裝備過的坦克,北京軍區某裝甲師大都經歷過,目前仍以國産老裝備為主體。師政委郭曉東向本刊記者介紹了一段他們對現有裝備開展信息化改造往事:在一次實兵對抗演習中,我們的對手已換裝了二代三代新型坦克,有的經過裝備技術革新,作戰手段更加先進。演習從一開始就形成了“不對稱”的局面。當別的部隊指揮已進入數字化傳輸,我們仍以機械化語音為主,結果一進入強電磁環境,就變成了聾子、瞎子、啞巴。演習結果可想而知。
這次演習後,整個裝甲師官兵們感到,如果再不奮起直追,就有可能會被信息化戰場淘汰。師黨委進行了深入研究後認為,擁有先進武器並不一定能成為新軍事變革的“領跑者”,現有武器裝備一樣可以有所作為。面對信息化戰場環境,只有著眼差距,迎難而上,主動投身信息化改造,才能有所作為。
據了解,目前我軍陸軍裝備信息化建設分三種路子:重新打造,新建部隊,重新研發配發裝備;在現有部隊裝備的基礎上進行換裝;信息化嵌入式改造,把現有的信息化技術集成嵌入到現有的武器裝備中。
“我師進行的是第三種模式的信息化建設。”鄧漢橋師長告訴本刊記者,在信息化改造中,全師官兵邊改裝邊實踐邊探索,在20多家科研院所近百名軍地專家指導幫助下,總結出改裝後部隊作戰訓練、技術保障、後勤供給新模式,在保持現有裝備火力強、機動快和具有良好裝甲防護基礎上,成功“嵌入”信息技術,建立衛星通信定位、數字指揮控制、武器火控平臺、情報信息處理等系統,通過系統綜合集成,實現了裝甲戰車從信息傳輸到火力控制數字化。實施裝備信息化集成改造,使現有裝備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