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浙江省人大代表:消除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四道門檻"

CCTV.com  2008年01月21日 18:35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08年地方兩會

  新華網杭州1月21日電(記者李亞彪)“不能讓‘不創新就慢慢死,一創新就快速死’的説法在民營企業中流行!”浙江省“兩會”上,來自溫州民營企業界的人大代表周德文説,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需要邁過“四道門檻”。

  周德文表示,在市場中摸爬滾打起來的民營企業,其初始目標就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自主創新還需要一個認識過程。在現實中,民營企業自主創新正遭遇四大困擾。

  一是力大利薄,不願創新。自主創新需要大量投入,不能很快得到相應回報。在中國,靠機會、靠公關、靠低廉勞動力可以獲得較高利潤,民營企業急功近利的思想阻礙了自主創新必要性意識的生成。

  二是缺乏資金,無力創新。政府科技投入體制仍傾向於將資金大部分投入到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屬的科研院所,民營企業得到的研發經費不多,且大多由於資信差、擔保難、抵押難,從銀行獲取貸款也困難。

  三是缺乏人才,不會創新。我國九成以上民營企業還是家族制企業,企業治理結構對外來人才有排他性。許多民營企業具有極高的不穩定性,企業普遍感到嚴重缺乏創新人才,即使有人才也面臨流失危險。

  四是風險巨大,畏懼創新。有的民營企業家認為,自主創新面臨很大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和技術流失風險,一旦創新失敗,企業會走進死衚同。且由於現在對知識産權保護不夠,同自主創新相比,模倣的成本低、效益好。

  周德文説:“今天,我們還是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大量中國出口産品的附加值較低,有所謂8億件襯衫換回一架外國飛機的説法。民營企業給人的印像是,有製造沒創造,有産權沒知識,有産量沒産值。”

  周德文認為,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並非是無所作為的。據全國工商聯公佈的一份“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調研報告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約70%的技術創新、65%的國內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産品來自中小企業,而95%以上的中小企業是非公有制企業。此外,在全國50多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中,民營科技企業佔區中企業總數的70%以上。只是由於這“四大門檻”,才使其自主創新的動力受挫。

  周德文建議,應該創造民營企業平等進入有效競爭的機制,通過國家政策扶持和引導,對民營企業自主創新進行利益補償、風險分擔、研發支持、融資擔保,讓民營企業“願意創新”、“敢於創新”、“善於創新”、“有財力創新”,從而根治其“創新恐懼症”。

責編:王旭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