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駐聯合國副代表 北岡伸一
編者按:中日間是否能夠形成真正的戰略互惠?中日戰略關係的互惠點究竟在哪?這些問題備受關注。在福田首相即將訪華之際,我們邀請多名中日學者、政治家對未來如何構建戰略互惠關係發表了看法。
保護海上通道,中日應攜手
■亞洲地區産生規則的機制不一定要依賴美國,中日兩國應當自己創造解決衝突的規則
房寧(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副所長、研究員):在"全球化"發展進程中,世界出現兩種趨勢:其一是聯絡加強;其二是産生碰撞與分裂。亞洲是目前世界經濟發展比較活躍的地區,同時又是"區域化"發展滯後的地區,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當年德法交惡就在於爭奪發展機會。時代在變遷。中日只有走向團結、聯合,亞洲才能實現繁榮,這是個核心問題。從長遠看日本發展對中國有利。我們希望日本出現一個偉大的思想:"脫美返亞"。日美兩國都非常清楚,"日美同盟"是有底線的。沒有人反對日本成為"正常國家",是日本有些人自己心理不太正常。
王寶付(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在東亞國際關係格局中很難排除區域外大國的影響,尤其對於日本來説難度更大。從過去的經驗看,亞洲區域內的關係處理不好與日本對美、對華政策有很大關係。日本的心態很複雜,對中美兩國極其關注並且非常敏感。日本要成為真正的"正常國家",必須打破過去的思維模式。中美關係非常重要自不待言,但是,中日關係對地區局勢穩定至關重要,目前應當是亞洲區域合作的最佳時期。
高全喜(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亞洲區域合作滯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日兩國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出現"錯位現象"。大家都説今天中日已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可是,兩國在政治、經濟上仍有不同。長期看,日本在中國走向大國的過程中沒有什麼負面影響。當然,近期內兩國在利益上的衝突還是明顯的,對此應有充分認識。當今世界,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標誌是制定"遊戲規則",而不是掠奪。亞洲地區産生規則的機制不一定要依賴美國,中日兩國應當自己創造解決衝突的規則。日本在界定國家利益時有必要考慮向亞洲傾斜,中國也應該參與制定分配世界資源的遊戲規則。
王屏(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研究員、東亞和平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中日關係的發展是情感與理性相交織的藝術創作過程,它有時需要"寫實",有時需要"抽象"。何時運用何種方法論完全依據時代潮流以及兩國國家發展戰略的變化而定。戰略思維無疑是正確的選擇。"戰略互惠"不是戰略潰退,更不是戰略圍堵,而是戰略迂迴。在迂迴中博弈,在博弈中獲利。戰略上的長期合作不排除戰術上的局部衝突,中日安全合作亦如此。在能合作之處合作,不能"共同開發"時不要急於求成。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