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點20分,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裝載"南海Ⅰ號"的沉箱徐徐上浮,比前日又上浮出近2米。新華社圖片
-新快報特派陽江記者 陳琦鈿 黃瓊 許力夫
實習生 林梅芳/文
-新快報特派陽江記者 李小萌/圖
專家根據考古發掘出的首飾等物大膽推測
目前,在“南海Ⅰ號”的前期文物打撈中,並沒有發現古人骸骨。之前有專家推斷:船上的船員在發生沉船過程中,已經逃生了。所以古船應該“只有貨,沒有人”,至於那些船員是否能最終脫險,就不得而知了。
而昨日,包括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卜工在內的不少專家,都提出了新的觀點。他們認為從最新的考古挖掘來看,“南海Ⅰ號”除出土了大量陶瓷等生活用品外,還有大量的首飾,如鎏金手鐲,鎏金手鏈等,“這麼多隨身攜帶的飾品,不能排除船艙內存有屍骨的可能性”,“即便是逃難,也不太可能會把飾品拿下來,放在船上”,目前專家們覺得很大可能是這些飾品原本就戴在主人身上,主人死後,經歷800年的海水沖刷,再加上屍骨腐爛等原因,這些飾品才自動脫落、移位、流散。
甚至有專家還大膽提出:從目前古船出土的6000多件文物的完整性來看,船艙內不但可能有屍骨,而且還可能有完整的全屍。
記者了解到,考古專家在前期的試挖掘中,發現了有很多“洋味”十足的文物,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樣在國內從未見過,卻與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飯”飯碗很類似。還有一些陶瓷首飾盒等物品,式樣、造型及風格都與國內同類物品風格迥異,顯示都是專門為國外客戶製作的。
考古學家據此估計,該船上的部分商品是當時國內廠家根據國外市場要求,特別加工製作的。目前“南海Ⅰ號”考古可以初步證明,早在千年之前,“來樣加工”這一國際商業合作及貿易形式就在中國出現了。
出水過程保證古船無損
現場總指揮吳建成: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裝著“南海Ⅰ號”的沉箱昨日整體浮出水面後,密封在沉箱裏的古船並沒有露出真容,古船在沉箱裏是否保持完好?不斷有人質疑:用龐然大物“華天龍”把“南海Ⅰ號”從水裏撈出來,然後再把它移到博物館,這一路的折騰,難道就不會對古船和船上文物造成破壞?對此,眾多媒體在出水儀式上圍著“南海Ⅰ號”整體打撈項目總指揮吳建成“問個不休”。
吳建成介紹,從21日起吊到22日沉箱完全露出水面,“華天龍”起吊“南海Ⅰ號”的整個過程一直比較平穩,沒有發生任何震蕩或歪斜。“南海Ⅰ號”露出水面1.5米後,工程人員立刻對沉箱的頂部進行週密的檢查,確保古船沒有受到任何損傷。而沉箱裏的海水、泥沙也沒有外泄,真正做到了保持古船所在環境的“原生態”。
吳建成説,從下沉井、穿底梁到起吊出水,打撈“南海Ⅰ號”的各個環節都以不損害古船為前提,如下沉井原本可以選擇比較快捷和有保證的震動下壓,但為了避免對古船造成損害,打撈部門最後選擇了分階段靜壓的方式,保證下壓過程中不對“南海Ⅰ號”周邊的泥土造成擠壓。而鋼制的沉箱也可以保證“南海Ⅰ號”不受海浪的衝擊。
吳建成進一步解釋説:“首先,鋼筋與古木船保持了1米的安全距離。古船本身被泥土包圍著,懂工程的人都知道,水下泥土是可以壓縮的,因為泥土有水分。壓力一來,水分就排出去了,體積會縮小。所以鋼筋井網下罩住古船過程中,我們特別對其周邊泥土進行了力學分析,並進行定位樁承載力等計算,完全可以保證沉箱下壓時對文物不會發生任何的擠壓作用。”
“而且在‘南海Ⅰ號’從臨時碼頭移到‘水晶宮’途中,我們採用了氣囊拉移法,而不是預先安裝鋼軌的方法,主要也是因為氣囊比鋼軌溫柔得多,對包裹在沉箱中的‘南海Ⅰ號’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吳建成説,在古船打撈後,工作人員已對船身做了體檢,沒發現任何變化。
“整體打撈對文物不造成影響,你的把握有多大?”對於記者的追問,吳建成冷靜回答:“百分之百!”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