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網民炮轟韓國“漢字申遺”(圖)

 

CCTV.com  2007年12月12日 05:39  來源:新快報  
  [內容速覽]對於韓國的一系列文化“發現”,網友作了譏諷式的解讀:“恭喜韓國人又發現了漢字是他們創造的,説不定明天他們又會發現了什麼。太陽?月亮?”然後他的結論是:“韓國牛肉為啥貴──牛都吹到天上了。”

專題:圖片頻道

    新快報12月12日報道  近年來,韓國開展了一連串爭奪中華文化的舉措:向聯合國申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明就裏,竟同意了;搶注江陵端午祭為韓國文化遺産,也成功了;論證孔子是韓國人,美女西施,神醫李時珍也早被劃入“韓國籍”;把中醫説成是韓國發明的,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聯合國提交漢服申遺書;指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準備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的準備工作。

    中國網友因此深受刺激,也促進了對傳承推廣中華文化的反思,思考如何用現代化的手段展開保衛戰,在構建文化自信的同時,也要摒棄文化優越論,警惕文化沙文主義,保持批判性的思考,形成知性的力量,令中華文化永葆生命力。

    今日起,本報將陸續推出“中韓文化之爭”系列報道,歡迎關注。

    從“端午祭”申遺到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從號稱“漢字是古代韓國人發明的”到漢字申遺,韓國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中國的網民不願意了,他們説漢字是中國的,不是韓國的,表示要維護漢字的“所有權”。“漢字對韓國人確實是遺産,因為他們不用了。但是漢字還在中國生機勃勃地活著,進化著,沒死申什麼遺!中國給漢字申遺?除非中國文化滅亡了!”面對挑戰,網友們拿出了自己的理由,更有了應對的策略,把刺激化為機遇。

    爭議韓國學者提出漢字“申遺”

    今年10月“國際漢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之後,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産生溝通混亂,由韓國領頭,中、日、韓三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學者製作5000-6000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準漢字。這一消息隨即被與會的中方代表否認,提出“簡體字”是中國的法定文字,不會輕易改變。中韓漢字“繁簡之爭”方興未艾,又有網民熱炒韓國學者提出的漢字“申遺”説。

    漢字“申遺”其實在韓國已經熱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樸正秀説,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他將建議韓國政府理直氣壯地恢復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産。

    一篇發表在一個漢語研究的英文網站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這個意見的韓國人的想法。這篇文章稱“東夷人是韓國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創造者。被稱為‘漢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麗人發明的”。

1/4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