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 新華社發
新華網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 王蔚 黃全權)11月28日,嫦娥一號衛星攜帶的星載激光高度計正式開啟,發出第一束激光,並接收到第一回波。該星載激光高度計與CCD立體相機相結合,可以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影像和地形高度數據。
作為嫦娥一號上的八件有效載荷之一,激光高度計身高17厘米、體重15.7公斤,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設計研製的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成果。
激光高度計由激光發射模塊、激光接收模塊和信號處理模塊三部分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激光發射模塊首先向月面發射激光束,激光接收模塊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信號,並把它轉換成電信號。通過信號處理模塊裏的計算機實時處理得出激光高度計到被探測月面的距離。
激光高度計每一秒發射一束光,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約100米直徑的“足印”。激光高度計像繞絨線球一樣,一圈又一圈地圍繞月球轉,在月球表面留下一個個激光“足印”,把月球表面狀況(包括南北極的黑暗深坑)掃描下來。這些數值與CCD立體相機拍攝的高精度圖像相疊加,就是一幅完整而精確的月球立體地形圖。
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激光高度計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王建宇解釋説,CCD立體相機獲得的是月球表面物體的相對高度,例如一個月球環行坑的坑頂與底部的高差,而激光高度計是直接測量出該地形的絕對高度。在繪製月球地形圖時,這兩者所獲得的數據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有關專家表示,CCD相機能在月球表面有光照的情況下獲取月表圖像,激光高度計在月球背陽面也能照常工作。同時,由於衛星工作軌道是極月圓軌道,激光高度計還可以提供國際上以前探月工程還沒有探測過的月球兩極的高程數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科學家在阿波羅探月工程中就採用了激光高度計。在九十年代的克萊門汀月球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上,美國都採用了這種激光高度計來獲得星體表面的地形分佈圖。
中國在星載激光高度計的研製方面儘管是個“後來者”,但是與其他國家比較,中國的技術毫不遜色。有關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透露,與日本的月亮女神相比,嫦娥一號激光高度計的重量要輕幾公斤。
同時,嫦娥一號衛星的軌道高度相對較高,是在200公里的軌道上運行。而在距離增加一倍的情況下,所需能量也隨之增強。在重量更輕的條件下,要提高激光的發射能量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激光高度計研製的關鍵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其一要研發出在太空環境下的大能量長壽命的激光器,其二是要設計出高靈敏度的回波接收電路,還有就是要解決收發同軸、溫控等系統問題。
王建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嫦娥一號激光高度計已發送回第一批數據,表明一切運行狀態良好。這一僅用兩年半時間研製完成的“太空激光眼”,所有核心部件完全實現國産化,凝結著工程總體和國內多個單位研究、生産人員的智慧和心血。
王建宇説,“就像整個嫦娥工程一樣,激光高度計也是自主創新、強強聯合、團結互助大協作的産物”。
新聞鏈結:
“嫦娥一號”衛星模型亮相北京[組圖]
[嫦娥探月]北京開展 中國掀起新一輪探月科普熱
[焦點訪談]“嫦娥”的“少帥軍團”
[視頻][新聞特寫]嫦娥,快樂的逗號
“嫦娥”給月球拍照─探月工程首幅圖像公佈側記
[視頻][新聞特寫]:“嫦娥一號”創造中國高度
責編:孫潔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