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升高≠痛風,但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特別是過節期間——

來源:健康北京 | 2025年01月30日 13:52:28
健康北京 | 2025年01月30日 13:52:28
原標題:尿酸升高≠痛風,但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特別是過節期間——

  體檢時發現尿酸升高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尿酸升高並不等同於痛風,它只是一種理化狀態。而痛風是一種疾病,這是不同的概念。

  什麼狀態下是痛風呢?

  如果尿酸升高但並未出現關節的紅腫熱痛等症狀,那麼可能只是處於高尿酸血症的狀態。只有當高尿酸導致關節局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出現時,才被稱為痛風。因此,尿酸偏高並不一定意味着得了痛風,但需要注意控制尿酸水平,以預防痛風的發生

  新春佳節期間,很多朋友都會走親訪友,吃吃喝喝在所難免,但是對於有高尿酸或者痛風的朋友們來説,可不能“任性”,痛風發作疼痛難耐,有時甚至痛得“讓人發瘋”。

痛風病人如何正確飲食

  限制高嘌呤食物

  如海鮮、動物內臟、濃肉湯、紅肉等。

  控制酒精、高果糖飲料攝入

  酒精會影響尿酸排泄,果糖可增加尿酸生成,因此痛風患者應儘量避免飲用。

  增加飲水量

  尿酸是通過尿液排出的,因此痛風患者應多喝水,建議每天的飲水量要達到2000~3000毫升,以促進尿酸的排泄。

  營養均衡

  有些患者得了痛風以後,一口肉都不吃,這也是不健康的,一般來講,雞蛋、牛奶可以用來補充蛋白質,對於尿酸的變化影響不大。

痛風在發作時吃藥就行

不痛就不用吃藥?

  現在痛風的患者越來越多,大家也存在很多對疾病治療的誤區,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1

  疼了發病了就開始吃藥,不疼就不吃了

  患者在出現關節劇烈疼痛時往往是重視的。急性期過了以後,部分患者認為這個疾病就不用再治療了,這是錯誤的。

  痛風我們要講究雙達標。

  一是關節的症狀、關節的疼痛要達標,就是不疼;二是血尿酸也是要達標的。如果血尿酸不能處於達標狀態,關節疼痛就會反復發作,也會對我們的內臟産生影響。所以我們要強調病人的規範性診療,關節的症狀和尿酸同時達標才算很好的控制。

  2

  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拒絕用藥,或者僅靠忌口來控制尿酸

  單純靠飲食的控制大概可以降80μmol/L左右的尿酸,現實中很多病人的尿酸是高於420μmol/L,僅通過飲食降尿酸很難達標,所以建議還是要用藥物治療。

  另外,患者害怕藥物的副作用,但如果尿酸很高,它本身對我們的臟器就會有影響,所以這時候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副作用,讓身體更加獲益。

  3

  急性期關節疼痛的時候就直接服用降尿酸的藥物

  這也是錯誤的。因為痛風發作的機制本身就是血尿酸的急劇波動,在急性期服用降尿酸藥物的時候會導致尿酸更加波動,會增加發作的概率。所以在急性期時,一般要吃抗炎止疼的藥物,改善症狀。如果患者在長期規律服用降尿酸藥物,痛風發作的時候降尿酸藥物也不需要停用,繼續按原劑量服用。

最後提醒大家

在歡度節日之餘

要注意防止痛風的急性發作

過個舒服健康年~

編輯:戴萌萌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返回
声音

×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