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當地時間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向在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題為《把握時代大勢 共促世界繁榮》的書面演講。
APEC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APEC成立30多年來,亞太地區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亞太奇蹟”。
放眼未來,亞太如何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習近平主席以擦亮“金字招牌”和打造“新招牌”為喻,給出中國方案。
擦亮開放亞太、包容亞太的金字招牌
數據顯示,亞太地區30多年來人均收入翻了兩番有餘,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達七成,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
亞太發展為何領跑全球?這與APEC的貢獻密不可分。35年前,亞太地區領導人順應和平和發展的時代潮流,一致同意超越集團對抗、零和博弈的舊思維,共同成立了APEC。
35年來,APEC秉持開放包容初心,充分尊重並包容各經濟體之間政治體制、發展水平、社會文化等各方面差異,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廣泛展開經濟技術合作,使亞太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中心,打造了亞太地區開放、包容的“金字招牌”。
作為APEC重要成員,中國始終是這塊“金字招牌”的積極倡導者和主要推動者。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首次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就強調:“中方對任何有利於亞太區域融合的機制安排都持開放態度。”近年來,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一系列中國方案契合亞太發展大勢,得到APEC成員廣泛認同。中國積極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率先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一系列中國行動為亞太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本次書面演講中,習主席在總結“亞太奇蹟”的成功經驗時,特別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和開放的區域主義”列為其中重要一條。
當地時間11月14日,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的錢凱港開港。錢凱港是中秘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
當下,從大國博弈到地緣衝突,從發展失衡到氣候變化,亞太各經濟體面臨着共同的挑戰,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唯有繼續“擦亮開放亞太、包容亞太的金字招牌”,通過進一步開放合作,增強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韌性,才能實現地區共同繁榮穩定。
打造綠色亞太、數字亞太的新招牌
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數字化、綠色化、智慧化進程不斷加快,只有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合作方向,才能為經濟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積強勁動能。
面對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國內考察時首次提出以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為發展特徵的“新質生産力”。此次書面演講中,習主席將“綠色”和“數字”作為亞太發展的“新招牌”。
過去,亞太地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但也為此付出了高昂的社會和健康成本,限制了區域工業和經濟長遠發展。因此,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産業,催生未來産業,實現産業鏈綠色化和數字化轉型,才是當下構建可持續、高效繁榮經濟的關鍵因素,也是亞太地區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途徑。
在打造這塊“新招牌”的過程中,中國提出亞太經合組織數字鄉村建設、企業數字身份、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等一系列倡議,為發展綠色亞太、數字亞太賦能。中國同時也在信息産業、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助力亞太發展,通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亞太夥伴帶來更多新機遇。
在智利,中國製造的純電動客車投運到當地公交網絡,助力當地節能減排、建設更清潔城市;在泰國,中泰兩國聯合承建的詩琳通大壩綜合浮體光伏項目,投運後每年可為當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7萬噸;在馬來西亞,中國技術幫助當地數字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運營,為馬來西亞發展跨境貿易提供一系列商業服務。
這是2022年12月8日在泰國烏汶府詩琳通水庫拍攝的浮體光伏項目(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中國正積極與亞太各成員攜手,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大數據、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合作新亮點,並積極投建中國—東盟信息港,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此次書面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援引這句中國古語,表達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太,也將進一步造福亞太”的決心。未來,擦亮“金字招牌”、打造“新招牌”,亞太發展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更值得期待。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王卓婕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魯楊 毛長志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