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工作紀律是黨的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保證。
基層黨員幹部作為基層黨組織的“細胞”,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絡廣大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更是黨中央政策落地實施的關鍵環節。
“肩扛千斤謂之責,背負萬石謂之任。”但在實際工作中,“開不完的會議、填不完的表格、迎不完的檢查”,曾一度令基層黨員幹部苦不堪言。
2018年7月、8月、12月,總書記接連作出重要指示,嚴肅指出造成基層不堪負擔的根源,明確要求解決形式主義問題。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確保發給縣級以下的文件、召開的會議減少30%—50%,不得隨意要求基層填表報數、層層報材料,不能動輒簽“責任狀”……一個個切中時弊、直擊“痛點”的硬舉措,為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減負。
與此同時,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建立。也是從這一年起,每年聽取基層減負年度工作情況報告,成為中央政治局的重要事項。
△ 內蒙古自治區霍林郭勒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向達來胡碩蘇木牧民實地了解鄉村振興政策落實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因其頑固性、反復性,禁而未絕、改頭換面等現象時有發生。
比如,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方面,有的領導幹部表態多行動少,樂於“輪流圈閱”“層層轉發”;有的地方會議總數少了,但會議內容大同小異、虛多實少。
在服務群眾方面,有的單位表面上積極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還是久拖不辦;有的部門習慣於搞“蜻蜓點水式”調研,重總結彙報,導致基層黨員幹部疲於應付,無精力為民辦實事;有的黨員幹部甚至把嚴守黨紀同擔當作為對立起來,以約束太多太嚴為不擔責、不幹事開脫。
…………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黨內的頑瘴痼疾,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強調,持續深化糾治“四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用“大敵”作喻,告誡全黨要持續抓、反復抓。
△ 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考察,聽取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為基層減負情況介紹。
2024年,總書記接連四個月深入地方考察,為基層減負明晰方向:“要明確權責,不能什麼事都壓給基層,基層該承擔哪些工作,要把職責事項搞清楚。”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2023年12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印發。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拍腦袋”決策、把“痕跡”當“政績”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條例》第一百三十二條以負面清單形式,明確列舉出共産黨員不能做、不能違反的情形,以及相應的處分規定。
此外,針對一些幹部滿足於做太平官,遇到矛盾繞道走、碰到難題往上交等突出問題,《條例》增加了對不敢鬥爭、不願擔當,面對重大矛盾衝突、危機困難臨陣退縮行為以及“新官不理舊賬”的處分規定。
直面部分黨員幹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擅用權力尋租的現象,《條例》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等規定相銜接,增寫了“按照有關規定對干預和插手行為負有報告和登記義務的受請託人,不按照規定報告或者登記”行為的處分規定,為黨員幹部履職盡責亮出標尺、劃出底線。
眼下,黨紀學習教育正在各地各部門開展,其目的就是讓廣大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任何工作職權的行使都是有規範、有約束的,黨員幹部唯有學深悟透《條例》內容,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將《條例》要求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大力改進工作作風,積極擔當作為。
總監製|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王敬東
主 編|李璇
編 輯|李丹
視 覺|張紫曦
校 對|孟利錚 魯楊 婁郝 李英卓
出 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