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從1月31日起,開始了對中印存在“領土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為期兩天的訪問,並出席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的落成和開工典禮。西方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廣泛報道,並且一致將這次訪問解讀為“擔心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印度時報》甚至以《總理向中國發出清楚信息》為題報道了此事。但中國的印度問題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辛格對這一這一舉動是為了安撫國內在對華關繫上的強硬派。
由於不願觸怒中國,這類訪問很罕見
英國《金融時報》2月1日報道説,辛格是近十年來首個訪問阿魯納恰爾邦的印度總理,“反映了新德里對這一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偏遠且人口稀少地區的擔憂”。報道還説,在兩天的訪問中,辛格將參加兩座水電站的落成典禮,併為該邦新的議會大廈奠基。辛格在邦首府伊塔那噶對公眾的講話中説:“我真誠地希望,阿魯納恰爾邦像從東方升起的太陽那樣,成長為一顆新星,發展成我們國家最好的地區之一。”
《金融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説,“對這一地區的總理級的造訪很少,主要是因為新德里盡力不要觸怒中國領導層”。
辛格可能是要安撫對華強硬派
“辛格此舉是對印度國內對華政策強硬派做出的安撫姿態。”中國社科院南亞問題專家孫士海説。這位專家分析説,在辛格訪華前後,印度國內就一直存在“在邊界問題上不要向中國低頭”這樣的言論。由於政治體制的原因,辛格不得不要考慮去平衡國內不同的聲音。在中印舉行了首次聯合軍演,而且印度總理也成功訪華後,辛格需要出於國內政治的需要做出一定的姿態。《印度時報》1月31日就報道説,印度人民黨對辛格的訪問不包括達旺進行了批評,稱辛格的決定“沒有發出正確的信號”,因為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有數名印度士兵在達旺被擊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問題專家傅小強也表示,關於中印“爭議地區”問題,辛格面臨著來自印度軍方不小的壓力。傅小強説,整個中印邊界地區,印方一側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比較落後,印度軍方出於軍事考慮一直表示擔憂,辛格承諾促進中印邊境的阿魯納恰爾邦經濟發展也有出於這種考慮的原因。印度外長普拉納布•慕克吉就此事接受CNN採訪時表現出對中國經濟影響力的焦慮。慕克吉説,中國西藏一側的基礎設施“比我們這邊好得多,這是事實,所以我們應該修路並建設其他基礎設施。”
專家:這類舉動對中印邊界問題談判不利
但孫士海也表示,可觀地説,發展印度包括阿魯納恰爾邦在內的經濟,長期以來一直是印度國大黨的既定戰略,也是辛格政府這幾年來的政策。該專家分析説,印度東北部一直有比較強的離心傾向,也是反政府勢力的主要聚集地。印度政府也意識到了,必須要讓這些地區跟上印度發展的主流。
“但不管怎樣,印度在一個兩國‘具有爭議的地區’建電站,做出這樣高的姿態,對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不利的。”孫士海説。他認為,印度在還具有國際爭議的地區成立邦,建立行政區劃本來就是不妥的。目前中印邊界問題談判遇到了一些問題,那是因為隨著談判的深入,所涉及的問題越來越細,難度也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中印雙方都保持謹慎和克制。傅小強也認為,中印邊界問題談判之所以進展緩慢,印度立場不肯做出適當的調整是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印度繼續做出這樣的舉動,對整個中印關係發展的大局都是不利的。(環球網 雷志華)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