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消息(記者 陳偉勝):
“劇本”安排得環環相扣
應該説,早在德國世界盃開賽之前,沒有什麼人估計到本屆世界盃會出現現在這樣的結果。首先,歐洲列強把上屆韓日世界盃的“舊賬”進行了一個“了斷”,將韓國隊和日本隊兩支上屆東道主球隊全部“扼殺”于小組賽之中。
其實從小組積分來看,韓國隊本來很有希望從小組出線。例如小組積分與韓國隊相同的澳大利亞隊,就因為他們的主帥是荷蘭人希丁克以及隊內眾多球員在歐洲踢球的關係,順利地打進了16強。
之後,歐洲列強對幾乎所有原來被認為帶有“黑馬”成色的球隊逐一設置障礙,讓這些“黑馬”最終都被障礙絆倒,悲壯地告別世界盃。其中包括長期遭受歧視的東歐球隊,特別是像捷克隊這樣足以威脅爭冠球隊的勁旅,竟然死得“不明不白”。相比之下,與西歐列強關係最為密切,特別是獲得布拉特、貝肯鮑爾青睞的烏克蘭隊,雖然這支首次躋身世界盃決賽圈的球隊的表現並非“東歐軍團”中最好的,但他們卻一路遇到“綠燈”,竟然殺進了8強。
由於下屆世界盃將首次在非洲舉行,國際足聯又非常適時地“亡羊補牢”,在本已“一敗塗地”的“非洲板塊”中故意讓加納隊闖進了16強。加納隊進入16強後,他們又被“巧合”地安排與他們的“祖師”巴西隊對壘,這樣的安排使巴西隊在1/8決賽大勝加納隊後,對自己的超強實力進一步産生了“獨孤求敗”的幻覺,從而為巴西隊在1/4決賽中被法國隊淘汰埋下了伏筆。
世界盃在8年後重新返回歐洲大陸,對於歐洲人而言,他們如果不能借助這“天賜良機”,在世界盃奪魁的次數上追平“心腹大患”南美人,那麼在下屆遠離歐洲的南非世界盃以及2014年的南美大陸上,歐洲人很可能連續無緣世界盃冠軍。因此,巴西隊、阿根廷隊兩大南美“豪門”自然成為了歐洲列強共同圍剿的“獵物”,而心高氣傲的南美人也未能在關鍵時刻及時醒悟,最終使得世界盃第4次在半決賽時就成為了“歐洲盃”。
裁判員其實是“馬謖”
本屆世界盃從表面上看,似乎所有的結果都是經過激烈爭奪才“意外”出現的,這的確可稱為一部2006年版的世界盃“大戲”。但是我們只要細緻去回顧每場賽事,分析其前因後果就可以發現,本屆世界盃其實帶著非常明顯的“導演”痕跡。
當然,既然是“導演”出來的“大戲”,它自然也就不可能像電腦程序那樣百分之百地精確。就像電影被稱為是“遺憾的藝術”一樣,世界盃足球比賽也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其中最為“遺憾”的“章節”是國際足聯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在東道主隊德國隊對陣意大利隊的半決賽前,居然作出了對德國隊中場“鐵腰”弗林斯暫停一場比賽的決定。在比賽過程中,墨西哥裁判員的執法也有些“自以為是”,他在加時賽最後2分鐘突然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讓意大利人“偷走”了勝利之果。而按照原來的“劇本”,德意兩隊是應該進行“點球大戰”的,但由於裁判員控制不力,他最終一手造成了德國足球的“災難”。
“遺憾”的“章節”當然還有荷蘭隊對葡萄牙隊那場出現了16張黃牌和4張紅牌的比賽,對這場比賽的“控制”完全超出了“導演”的能力,這最終使得原來並沒有安排出任“主角”的葡萄牙隊,意外地擠進了4強。但是,意外往往只會發生一次,當葡萄牙人以十足的頑強和堅強的韌勁使法國人無法“拔牙”之際,裁判員就成為了“牙醫”。
值得指出的是,本屆世界盃在許多方面都強烈體現出了國際足聯和德國組委會的意志,而忠實執行這種意志的“執行導演”,自然就是自己的職業生涯完全掌握在國際足聯手中的裁判員們。許多賽事其實都是裁判員有效控制的結果,而裁判員本身有時也被迫“自編”、“自導”、“自演”,成為了“大戲”中的角色,儘管這些角色在觀眾眼中幾乎都是“丑角”。而這就是國際足聯對原來設想的半決賽、季軍爭奪戰和決賽的裁判員安排,不得不全部推倒重來的主要原因,因為在進入淘汰賽階段的裁判員,幾乎沒有一位沒有出現過爭議性判罰,尤其是歐洲裁判員的整體表現下滑,屢屢出錯,讓國際足聯臉上無光。面對這些“馬謖”們,國際足聯為了平息“受害者”的強烈控訴,也只好揮淚“斬”之。
對於國際足聯而言,忠誠度是衡量裁判員水準的重要標準。因此,中國足壇非常熟悉的日本裁判員上川策雖然水平平庸,但由於上川策對國際足聯的指令執行得非常堅決,因此他也有幸成為了繼阿聯酋的阿裏之後,世界盃歷史上第2位執法季軍決賽的亞洲裁判員。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如果按照執法水平,與上川策配
對的應該是我國“第一旗”劉鐵軍,但是由於國際足聯的“照顧”性安排,水平比劉鐵軍低一個檔次的日本助理裁判員布賴直次和韓國助理裁判員金大榮卻有幸搭上了“順風車”。從國際足聯這樣的安排也同時可以得出另外一種結論:季軍之戰,不怕“錯漏判”。
伊利宗多“赤膊再上陣”
最能證明裁判員成為本屆世界盃大戲的“執行導演”之説的,無疑是國際足聯“開天闢地”頭一回,讓執法揭幕戰的阿根廷籍主裁判伊利宗多來執法意大利隊與法國隊的冠軍爭奪戰。用一句不太客氣的話來説,國際足聯如今多少有點“黔驢技窮”了。
一向講究傳統的國際足聯在安排裁判員執法時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那就是執法揭幕戰的裁判員必須有別於執法決賽的裁判員,這既是對裁判員業務上的不同要求,也是保證裁判員公正性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於這些“執行導演”們在本屆世界盃前面的“戲份”中紛紛出現重大失誤,這打亂了國際足聯原來的布署安排,因此,忠誠地執行國際足聯指令的伊利宗多再次被推上“前臺”。在國際足聯眼中,伊利宗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執行型”裁判員,單從他執法的前4場比賽就可以看出,伊利宗多在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毫無顧忌,在本屆世界盃中,他是出了名的“殺人不眨眼”:
在加納隊以2比0戰勝捷克隊一役中,伊利宗多下手“毒辣”,讓捷克隊又拿紅牌又被判點球,最終,捷克隊“死”得悲壯;在瑞士隊以2比0戰勝韓國隊的比賽中,伊利宗多對瑞士隊的“多加關照”,讓在上屆韓日世界盃受到“照顧”的韓國隊只能感嘆“生也裁判,死也裁判”;在葡萄牙隊以3比1力擒英格蘭隊一役中,伊利宗多對魯尼的“殺無赦”至今仍然存在極大爭議。伊利宗多的“執行”功力的確是這次所有裁判員中最高的。
醜聞事件影響意隊前景
國際足聯無論如何也不希望“電話門”醜聞纏身的意大利隊最終捧走世界盃,因為這絕對不符合國際足聯的根本利益。當東道主隊德國隊出局後,另外一支最能體現國際足聯意志和利益的法國隊自然是“眾望所歸”地進入了決賽。對世界盃“大戲”的大結局的“執行導演”,國際足聯只能選擇他們最放心的伊利宗多。伊利宗多也因此成為了在一屆世界盃上執法比賽最多的裁判員。在他執法的前4場比賽中,他總共出示了21張黃牌和2張紅牌,他的判罰鬆緊尺度非常靈活,讓球員們無所適從。事實上,國際足聯竟然派出這樣一位爭議不斷的裁判員來執法決賽,連貝肯鮑爾都公開對此提出了批評,但國際足聯為了按照“劇本”“拍完”世界盃“大戲”的最後一個“鏡頭”,他們似乎已經不在乎外界的批評了。
責編:宋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