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週報消息:英格蘭出局是必然的,魯尼紅牌,剋星裏卡多,斯科拉裏對埃裏克森的帽子戲法,“黃金一代”神話破滅,從表至裏,反映出英格蘭5年裏3次止步八強毫不意外,甚至是咎由自取。
英格蘭的狼狽,連布拉特也看明白了,點名批評英格蘭不思進取完全在理。諷刺的是,貝克漢姆借布拉特的話呼籲三軍“士可殺不可辱”,也沒有讓英格蘭振作起來,所謂黃金一代,除了標簽,其實含金量很有限。
魯尼的紅牌爭議很多,大部分英國人認為紅牌沒錯,但指出卡瓦略拉扯魯尼的球衣長達半分鐘,怎麼就一點事兒都沒有?如果魯尼一早摔倒,而不是一心比賽執著爭球,還會惱羞成怒出腳,鑄成大錯麼?阿勒代斯憤憤地辯護:“魯尼是因為誠實受到懲罰!”羅納爾多迫不及待地示意裁判給魯尼掏牌,把馬基雅什維利的流氓玩法推到新的高度,甚至連俱樂部隊友也不放過,他的眼神和嘴巴都顯示早有預謀。問題是,魯尼為什麼上鉤?費戈讓布拉魯茲吃到第二張黃牌的故事就在兩天前,為什麼他還會中圈套?魯尼肩負著全國的期望,卻衝動魯莽,英格蘭的出局,他要負四分之一的責任。
另外四分之一的黑鍋,是包括傑拉德、蘭帕德等精英無法回避的。特裏是切爾西隊長,傑拉德是利物浦隊長,貝克漢姆更是英格蘭隊長,如果他們真有點挽救國家隊的想法,就該站出來,主動承擔場上責任,而不是顧影自憐。德國首次舉辦世界盃時,國腳們和足協為獎金鬧翻,對主教練舍恩打擊巨大,幾乎崩潰。貝肯鮑爾站出來,集主教練和隊長雙重責任于一身,完成奪冠壯舉。這也是為什麼愷撒在德國足壇一言九鼎的緣故:敢於挺身而出,才是真正的英雄。
英格蘭“世界級中場”市值超過6000萬鎊,僅僅為前鋒製造一個進球,自己把握機會一塌糊塗。蘭帕德越射越沒信心,越沒信心越亂射,最後連點球也無法敲開對方大門。在埃裏克森之前,英格蘭的成績也有限,但至少給人寧折不彎的血性之感,至少讓人覺得他們輸了也是條好漢。霍德爾在法國和羅布森帶隊在墨西哥都有各自的代表作,這屆的英格蘭什麼都沒有。
埃裏克森的點兵和用兵莫名其妙。為什麼只帶4名前鋒?為什麼是克勞奇而不是阿什頓或者迪福?為什麼是沃爾科特?為什麼堅持上蘭帕德?為什麼在大賽才開始啟用451?埃裏克森寄予厚望的兩名前鋒都跖骨受傷,他不僅帶上未必能上的魯尼,還帶上很久沒上場的歐文。結果,魯尼和歐文在瑞典這場擦肩而過,前者正式復出,後者就此“報廢”。埃裏克森心目中的鋒線只有魯尼和歐文,否則,無法解釋本特落選,克勞奇僭越迪福。
沃爾科特入選最離奇。僅憑溫格一句話,沃氏連升三級。這和1994年佩雷拉帶羅納爾多去美國觀光是兩碼事,巴西的羅馬裏奧和貝貝托配合默契,此外還有多名前鋒,埃裏克森卻寧願讓耶納斯佔去名額,也不願意多帶一名前鋒。
換人有兩種,要麼首發太差,不換不行,要麼需要變陣用另一套打法。按當時情形,埃裏克森換下既無狀態又無信心的蘭帕德,打克勞奇的高點,沃爾科特切入第二空當,傑拉德把握禁區外圍的遠射,還是有機會逃生。葡萄牙攻擊力有限,圍著英格蘭打了1小時也沒製造什麼機會。但埃裏克森始終沒有冒險。不得罪大牌球員,是比執教是否有成績更重要的,也是為自己將來卸任回歸俱樂部留下的後路。
埃裏克森走了,貝克漢姆也識趣地放棄了隊長袖標。這並不意味著埃裏克森的問題從此煙消雲散了。麥克拉倫未必有足夠魄力和水平解決前朝遺留的問題。他想把維納布爾斯請來當高參,再把希勒請來當大使。這個想法表面看很聰明,實則後患無窮。
麥克拉倫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帶領隊進軍歐洲盃。外圍賽有很多前華約國家,暗礁密布。這些球隊沒有世界盃困擾,整暇以待,爆冷機會很高。英格蘭要振作,麥克拉倫激發隊員鬥志,樹威是當務之急。遴選新任隊長便是履新的第一關。選好隊長是制訂戰術的必要條件,麥克拉倫必須清楚圍繞什麼人安排打法。
責編:于忠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