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不記教訓變本加厲 阿根廷經脈盡斷緣換人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1日 16:23 來源:

  新浪體育消息:對於阿根廷隊的失利,《號角報》賽後直指關鍵:“佩克爾曼在領先的情況下換下了標誌性人物裏克爾梅。換上坎比亞索的舉動讓全世界大吃一驚。而結果,阿根廷不能再抵擋對方的壓力,最終被對手扳平了比分。”西班牙《世界報》觀點相同:“用坎比亞索換下裏克爾梅看似加強了防守,其實卻解放了德國中場。果然,第80分鐘克洛斯頭球扳平比分。”

  我們再來回憶一下當時的戰局。第63分鐘,

  阿邦丹謝利撲球被克洛斯頂傷肋部。硬挺7分鐘後被弗朗哥換下。這個突發事件並沒影響佩克爾曼的計劃。第75分鐘,坎比亞索上場換下了核心裏克爾梅。天平自此向德國隊傾斜。隨著裏克爾梅的下場,阿根廷隊失去了控球。

  由於要顧及右路快馬奧東科,坎比亞索上場後,岡薩雷斯的位置移到左路與索林協防多特蒙德前衛。原本二個半人駐守的右路,只剩科洛奇尼和半個馬斯切拉諾。第80分鐘,巴拉克致命的傳中正是由左路傳出。

  佩克爾曼賽後説:“裏克爾梅的體力有些問題,我沒有對他感到失望。而是覺得應該給球隊注入火力,當時羅曼已經疲憊了。”這樣的解釋是無力的。佩克爾曼似乎忘記了半年前前同英格蘭隊的友誼賽,正是在最後時刻換下裏克爾梅才有了最後的黑色三分鐘。如果説當時還是友誼賽,多少帶點“玩票”性質的話,那今天的比賽佩克爾曼顯然忘記了教訓。

  裏克爾梅下場,艾馬爾不在場上,隊形回縮,不僅失去了控球,也失去了進攻能力,只能靠特維斯零星的騷擾以及後來克魯斯機械的頭球擺渡尋找機會。縱身進攻打不出來,阿根廷不再是阿根廷隊了。在佩克爾曼的執教理念中,控球是第一位的。與德國隊的前70分鐘,阿根廷讓人看到了這點。裏克爾梅下場時雙方控球比是60%:40%,阿根廷佔據明顯優勢。但是120分鐘結束後,德國隊的控球足足追回9個百分點。

  另一個值得商榷的是克魯斯的上場。本來他有機會與特維斯在對荷蘭的最後一場小組賽亮相,但陰差陽錯“兩人轉”卻出現在了同德國硬碰硬的比賽中。“梅西在哪?”《世界報》評論員比賽之間就質疑佩克爾曼的這次換人。因為,克魯斯佔用的已經是阿根廷隊的第三次換人。佩克爾曼賽後解釋:“換上克魯斯是因為頭球技術出色,能得分,而且我們的邊路球員可以起球。”這樣的説法同樣是站不住腳的。所有人都不能忘記他賽前指定的戰術,特維斯説:“我們會走地面,避開德國人的高度。”面對莫特薩克和梅策爾德平均1米94的身高,縱然有一個1米90的克魯斯又怎麼樣呢?用梅西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用克魯斯意味著臨場改變賽前指定的戰術,此乃兵家大忌。“青年教父”佩克爾曼有著豐富的世青賽征戰經驗,但世界盃畢竟不同於世青賽。他沒有斯科拉裏的強硬,也沒有埃裏克森的圓滑。表面上看,他的失誤緣于阿邦丹謝利的意外受傷。否則,也許梅西還能利用個人能力給日爾曼人致命一擊。但球場上不允許如果,在臨場應變力上他輸給了克林斯曼。阿根廷被德國逆轉是“意外”,也是必然。

  現在可以想象馬拉多納會在第二天的電視裏説什麼了。“佩克爾曼要奪得世界盃,他是阿根廷人的英雄。如果沒有,等著他的將是口水。”馬拉多納世界盃開賽前這麼説,現在他也很有可能這麼去做。

責編:張悅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