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體育新聞 > 正文

國乒最亮新星創驚人佳績 霸氣尚缺卻擁最大資本

 

CCTV.com  2008年01月03日 10:33  來源:  

  新浪體育 從前提起“馬龍”,恐怕體育迷們都只會想到那位高大強壯的NBA明星,畢竟這位外國友人在他籃球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兢兢業業值得尊敬;但如今再提起同樣的名字,不少人不會再忽略和這位籃球明星年紀相差了20多歲的那名中國小孩。憑藉堅持不懈的努力,剛滿19歲的馬龍已經在高手如雲的中國乒乓球隊裏穩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並且開始在世界乒壇上叫響了自己的名號。

  初生牛犢不怕虎

  儘管早在2006年不來梅世乒賽上奪冠便已一舉成名,但那次畢竟是團體賽,尚未成年的馬龍當時也只是在無關緊要的小組賽中有過出場機會,頗有些“見見世面而已”的意味,即便如此,那對於馬龍而言也是彌足珍貴的經歷了。真正説到在成年組單打比賽中有所建樹,還是要從2007年初他在科威特公開賽中奪得自己職業生涯中第一個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單打冠軍説起。光從晉級之路看,且不説前世乒賽冠軍施拉格這樣來自國外的勁敵,光是連克王皓、王勵勤和馬琳三位師兄的成績也足以讓人驚訝。而在乒超聯賽結束後的訪歐系列賽中,馬龍的發揮更為出色,在最後三站公開賽中取得一個冠軍、一個亞軍,另外一站也進入了決賽,這年底的爆發甚至使得有人開始猜測:2008年奧運會的大門是否也沒有對年輕的馬龍完全關閉?

  談起過去這一年的職業巡迴賽,馬龍自己也顯得比較滿意:“打了十站公開賽,只有一站輸給了外國人,就是第一站的時候輸給老薩。對外國選手,還有排名比自己低的選手時,發揮的穩定性有所提高了,不管是從技術還是心態上都逐漸有所成熟,今年對主力隊員和世界的頂尖選手也開始有衝擊力了,偶爾也能贏贏他們。”面對那些比自己年長、國際比賽經驗也比自己要豐富得多的對手時,馬龍最大的資本就是他的年輕。年少氣盛,簡單的背景反而賦予他勇往無前的勇氣:證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比賽的時候反而更能放得開。“我告訴自己,必須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向主力隊員們發起衝擊,希望能夠跟他們有一些對抗。”馬龍的想法很單純,稚氣未脫的臉上帶著些屬於孩子的天真。或許有人會説,這樣的想法説明他缺乏成為王者的霸氣,但是需要明晰的一點是,牛犢需要經過歷練才能成長為所向披靡的鬥牛,揠苗助長早已被證實過不是個好方法。

  少年壯志不言愁

  不管自身想法如何,只要身處是非圈子,終歸難以逃脫輿論的關注。當“馬龍還是有可能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説法開始興起,馬龍就再也難以躲過鎂光燈和話筒的爭先追逐。成為焦點固然是種變相的讚譽,但這在無形中也增加了壓力。幸而馬龍儘管年紀不大,卻沒有因為自己取得的成績以及這有些突如其來的“禮遇”而沾沾自喜、進而迷失方向;相反,對於自己的不足之處,他有著深刻的認知。“我的雙打能力有些弱,前六站公開賽跟郝帥配對,全是輸給了外國人。關鍵還是自己雙打的能力和意識上還有點差,而且雙打方面的出手也不像單打那麼自信。”雖然在最後一站瑞典公開賽中,馬龍與王皓配對擊敗了新加坡組合高寧/揚子,奪得了那一站的男子雙打冠軍,但馬龍卻不認為那是自己的功勞:“自己打得其實也不好,全靠著王皓的能力,自己只是減少無謂失誤,”他不好意思地撓頭,“所以,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加強雙打的能力。”

  此外,馬龍的殺傷力不足也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了,作為中國乒乓球男隊主教練的劉國梁在肯定了馬龍今年出色表現的同時也再次提到了這一點:“特別是在跟王皓打的時候,每次都顯得比較單薄。”正因為這樣,每次面對正反手技術比較前面、前三板技術又比自己更加細膩的王皓時,馬龍的場面都會比較被動。類似的情況也反映到今年世乒賽1/8決賽馬龍輸給朱世赫的那場比賽中,賽後朱世赫連説帶比劃地跟記者們説明馬龍輸在變化沒有王皓多這一點上的畫面讓人記憶猶新。那場慘痛的失利也讓馬龍自己反思了很久:“差距其實還是在殺傷力上,如果殺傷力好的話,拉哪兒都行,殺傷力不夠的話總是想少讓對方反拉,結果就是中間反手過多讓對方死削。當時2比0領先,心態也有一些著急,頭腦不夠清醒,光想著蠻衝、發力,打球的靈感和變化都一下子全沒了,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

  馬龍的主管教練秦志戩曾經跟筆者感嘆道:“這孩子跟一般的年輕隊員還不太一樣。按理説,作為一名年輕隊員,打球的時候更應該沒有包袱。但是在比賽的時候,他在丟了球時總是過於在意自己那分是怎麼丟的,有時候想著想著可能就糊裏糊塗丟掉了一局。”確實,類似的情況筆者也不是沒有親眼目睹過,不過,這或許也是年輕隊員都會犯的通病吧。畢竟成熟的心態並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練就的,它需要時間和經歷逐漸累積、細火慢燉,在馬龍還如此年輕的現在就詬病他的心態問題,未免有些過於杞人憂天。

  我的未來不是夢

  在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期間,馬龍“有幸”和師兄們一樣,被問了不少關於奧運會的問題。不過,比起大哥們的應對如流,馬龍的反應則真實得有些可愛。某場比賽過後,一位電視臺的記者舉著話筒問馬龍:“有人説這次總決賽是馬龍爭取積分最後的機會,你自己是怎麼看的?”“積分?什麼積分?”馬龍一頭霧水的樣子顯然也是記者始料未及的,她竟然也一時語塞,不知如何接下話茬。此時,一旁有人好心提醒是奧運積分,馬龍才恍然大悟地回答道:“哦!我沒有想過這些事情,我還差得遠呢!”一旁的記者們全部被他這句話逗樂,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其實現在奧運會自己想得不是特多。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整體能力、大賽的經驗和成績跟王皓、馬琳、王勵勤還有陳?"他們比起來,多少還有些差距。現在也許大家都覺得我有一些希望,我也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但是即使沒有機會也沒關係,畢竟自己還年輕。即使不能參加,也希望能夠儘自己所能幫助打奧運會的三個人,保證把這兩塊奧運會的金牌拿下來。”對筆者説出這一席話時,馬龍的表情非常認真,讓人能夠感受到這段話確實出自肺腑。

  球場外的馬龍其實跟他的同齡人沒有多大區別,會追隨潮流聽周傑倫的歌,會跟風看《越獄》、《英雄》這些當紅的美劇,閒暇時打打小遊戲消遣,跟隊友們沒大沒小地玩鬧……只有在球場上,他才會表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馬龍還很年輕,他的路還很長,同時,他也還要面對很多的迷惘。誠然,從經驗、成績和能力來説,馬龍對於2008年奧運會來説並非上乘之選;但是,這塊逐漸開始琢磨成型的璞玉確實已經開始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年輕的目光穿越了8個月後的北京,落在了2012年的倫敦上。

  (鄧菲菲)

責編:許桂梅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