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家國遙望60年 流落緬甸中國遠征軍老兵歸鄉尋親

 

CCTV.com  2009年06月09日 07:3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6月2日,遠征軍老兵張浩東胸前佩戴著紀念章,旁邊的堂弟仔細端詳。本報記者 張寒 攝

    人物簡介

    張浩東

    92歲,生於河南西平縣,做過學徒,當過炮兵,1943年到印度受訓,然後成為中國遠征軍中的一員,赴緬甸抗擊日軍。1945年戰爭勝利後,他留在緬甸娶妻生子,安家落戶,與故鄉親人失去聯絡。

    今年5月30日,他參加一個民間組織的中國遠征軍回國尋親活動,終於踏上回家路。

    張浩東沒有哭。

    2009年6月2日,時隔60餘年,他重新站在河南西平縣盆西村的村口。

    親戚、街坊鄰里涌到跟前。

    身材瘦小,眉毛只留幾根,牙齒只剩一顆的92歲老人,表情平靜如同岩石。

    而在洛陽,同樣92歲的王之平,“眼淚就沒有停過”。

    兩位老人都是從緬甸回中國的河南籍遠征軍老兵。

    5月30日踏上歸程,從緬甸到瑞麗,到芒市,到昆明,到鄭州,到家。

    少小離家老大回,他們用來丈量家鄉的,是僅存的兒時記憶。

    而他們作為遠征軍老兵的歸來,掀開的是一段戰火紛飛的歷史。

    二戰期間,自1942年始,中國軍隊為保護滇緬公路這條物資生命線,挽救遠東大後方危機,兩赴緬甸抗日。3年多投入兵力約40萬,戰功赫赫,死傷無數。這是自甲午戰爭後,中國軍隊第一次出國作戰。

    最終,有人選擇留在了緬甸。一待60餘年,家國遙望。

  回家

  本來張浩東已放棄回國,但怕失去最後一次機會,他又改了主意

    “您激動不?”

    張浩東瞇著眼睛,搖頭,不激動。

    “回家您不激動?”

    張浩東再搖頭,不激動。

    兩名電視臺的記者尷尬地互看一眼,沉默了。

    張浩東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的確切地方。耳背的他,常常聽不懂別人説話。他總像在唸書一樣重復一句話:我家在西平縣盆窯鄉,離縣城18公里,我的爸爸叫張盤明。

    這是他關於家的所有記憶。但是他説,“我到了家就能認得”。

    本來他因為身體情況,已準備放棄回國,但怕失去最後一次機會,他又改了主意。

    當6月1日,堂弟張愛忠輾轉聯絡到他時,他衝著電話又把那句話重復了一遍。

    第二天,從鄭州到西平的車上,老人的手一直緊緊握著放在腿上。

    記者説,就要見到親人了。

    老人遲疑了一下,笑容在腮邊癟了下去,“還不知道是不是?”

    他説,如果真是親人,他會跟親人説,“我來瞧瞧,看大家都好啊”。

    到了村口,堂弟和兩個侄子衝上來。侄子哭了,張浩東的表情沒有變化,被架著往屋裏走。

    坐在堂弟的院子裏,親戚們一一自我介紹。當説起已不在世的姐姐、叔叔、母親,張浩東的語言突然流利了很多。

    又有人問,“您激動不?”

    張浩東拉著堂弟的手不放,一個勁地點頭,“激動,激動”。

    6月4日,張浩東去拜祭了父母。

    他第一次哭了,在墳前,他讓父母別再掛念。

    “我回來了。”

    這次回家,是由中國的一個民間組織來協調的,陜西扶貧培訓集團資助。

    “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回來看一看”,活動組織者、《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孫春龍,在2007年幫助一位遠征軍老兵回家後,知道還有很多老兵有回家的願望。而隨著時間推移,活著的老兵越來越少,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在孫春龍看來,對這個群體的關注,就是對歷史的關注。

    在緬甸,現在還活著的遠征軍老兵不過幾十人。

  相關鏈結:

1/4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