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戰中,美軍審問北朝鮮被俘的女性戰士
斯大林通知我國:蘇聯代表準備重返聯合國,以便影響朝鮮問題的討論,希望你們不要反對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斯大林沒有及時把蘇聯代表派回到聯合國去,從而使美國得以操縱安理會輕而易舉地通過了一系列不利於北朝鮮的決議。隨著7月7日安理會通過組成聯合國軍司令部指揮各國軍隊援助南朝鮮,美國出兵干涉朝鮮的戰爭行動更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在幕後支持北朝鮮進攻的蘇聯因此在外交上陷入困境。
從最初一個月左右的戰爭形勢看,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加入似乎平並不是以阻擋朝鮮人民軍的進攻。因此,斯大林最初仍舊全力支持北朝鮮把戰爭進行下去。但是,美軍的介入畢竟使朝鮮戰爭出現了一個不可知的變數,因此,斯大林一方面明確表示支持中國政府"集中9個中國師在中朝邊境",以便戰爭發生意外時可以迅速"入朝作戰";一方面也開始採取積極的外交行動,設法牽制美國,並努力改變不利的國際環境。
7月13日,當印度駐蘇聯大使提議美、蘇、印三國組成朝鮮問題委員會,共同審議和調停朝鮮戰爭時,蘇聯副外長葛羅米柯代表蘇聯政府明確表示了贊同的態度。葛羅米柯最感興趣的是,印度大使主張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卻沒有要求北朝鮮軍隊撤回到三八線以北去。這恰恰是蘇聯所希望的。因此,他告訴印度大使説,蘇聯的建議是:這件事應當在有中國和北朝鮮代表參加的情況下,由五大國代表協商解決。基於這種情況,斯大林相信有必要讓他的代表立刻返回聯合國了。他正式通知中國領導人説,蘇聯代表要利用8月份擔任安理會主席的機會,重返聯合國,以便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議事章程,影響朝鮮問題的討論,希望你們不要反對。
8月,蘇聯代表重新回到聯合國安理會並出任主席。他明確表示支持討論朝鮮停戰問題的建議,但前提是:第一,必須考慮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以及朝鮮人民的代表參加;第二,外國軍隊應當撤出朝鮮半島。同時,他要求撤銷在蘇聯代表缺席時安理會就朝鮮問題作出的各項決議。中國政府這時也認為蘇聯代表擔任安理會主席是一個有利的時機。8月18日,周恩來就曾明確向莫斯科建議:可否考慮在蘇聯代表擔任安理會主席期間提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取代台灣國民黨代表的問題。緊接著,周恩來直接致電聯合國領導人,要求參加朝鮮問題的討論,並要求譴責美國侵略中國台灣及襲擊東北地區。
不難想象,在聯合國安理會幾乎所有成員國已經就朝鮮問題形成了一系列正式決議之後,蘇聯人的這些外交努力是很難奏效的。蘇聯代表就上述問題所提出的一系列議案,在安理會和9月召開的第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均遭到了否決。這期間取得的唯一一項外交進展,是安理會在9月29日通過了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參加討論有關美國侵略台灣問題的一項議案。但是,到這個時候,由於美軍在仁川成功登陸,朝鮮戰場的局勢已經全面惡化了。斯大林不得不一面生力勸説中國出兵援助朝鮮,一面秘密指示蘇聯在安理會的代表馬立克,要他在設法提出和平方案的同時,通過私下的接觸了解美國政府有無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意圖。當然,斯大林很清楚,在美國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之後,它是不會滿足於把它的攻勢停止在三八線上的。他並不真的指望美國人會要求停戰。因此,蘇聯政府並沒有提出一個能夠被聯合國安理會接受來作為討論基礎的和平方案。它提出的主張是:朝鮮半島的交戰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然後由北朝鮮的最商會議和兩朝鮮的國會作為代表組成選舉委員會,在聯合同的監督下通過選舉組成統一的朝鮮政府。而在莫斯科,斯大林明白地告訴周恩來和林彪:在目前局勢下沒有別的辦法,或者你們出兵把美國人頂回去,或者你們讓金口成的人撤到你們的東北去建立流亡政府,二者必居其一。結果,事情正如斯大林所希望的,由於麥克阿瑟指揮下的聯合國軍對蘇聯的勸告置之不理,必欲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上來,中國人被迫出兵援朝,鏖戰兩個月,總算把已經推進到鴨綠江邊的美國人又趕回到三八線上去了。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