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人民健康水平60年顯著提高 居民人均壽命73歲

 

CCTV.com  2009年09月08日 10:5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網  
專題:新中國成立60週年新聞24小時播不停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衛生部部長陳竺做基本介紹 中國網 胡迪

  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中國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8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請衛生部部長陳竺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來衛生事業發展成就等方面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衛生部部長陳竺介紹説,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覆蓋城鄉的醫藥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斷增強,醫療保障覆蓋人口逐步擴大,衛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目前,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明顯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標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

  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改善 嬰兒死亡率降至14.9‰

  陳竺説,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3.0歲,與建國前的35.0歲相比,大幅提升;全國孕産婦死亡率已由建國之初的1500/10萬下降至2008年的34.2/10萬,嬰兒死亡率由建國初的200‰下降到2008年14.9‰,均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60年來,通過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國家免疫規劃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嚴重威脅群眾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甲、乙類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從1949年的20000/10萬下降到2008年的268.01/10萬。我國成功地消滅了天花和絲蟲病,實現了無脊髓灰質炎目標,在總體上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有效控制了麻風病、血吸蟲病、瘧疾等曾經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疾病。結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地方病嚴重流行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防治成果穩固發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顯著。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顯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精神病、惡性腫瘤、口腔疾病等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加強全民健康教育,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預防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實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和中心下沉。初步形成了政府倡導,部門配合,專家努力,社會參與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局面。

  衛生服務體系健全 2008年底我國擁有衛生機構27.8萬個

  建國初期,全國只有醫療衛生機構3670個,醫療床位8.46萬張,衛生技術人員50.5萬人。當時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基本上集中在城鎮,醫療設備極其簡陋,醫療技術水平低下,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缺醫少藥,得不到基本的醫療衛生保障。

  經過60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8年底,我國擁有衛生機構27.8萬個,另有村衛生室61.3萬個,覆蓋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全國醫院床位總數403.6萬張,千人口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83張;全國衛生人員數達616.9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達93.8萬人;全國每千人口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3.8人。

  與此同時,衛生系統的服務和保障能力以及技術水平得到極大提升,人民群眾得到發展帶來的實惠。2008年,全國醫療機構(不含村衛生室)診療人次35.32億,住院治療人數11483萬;孕婦産前檢查率達到91.0%、産後訪視率87.0%,住院分娩率94.5%;農村改水受益人口占農村總人口93.6%,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5.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59.7%。

  目前,我國已建成一批代表國家臨床醫學最高水平、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基本形成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各級綜合醫院、各類專科醫院相銜接的城市醫療服務體系;以及縣醫院為龍頭,村衛生室為網底、鄉鎮衛生院為節點的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城鄉醫療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完善,為城鄉居民提供了綜合、連續、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自然災害中,發揮著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

  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完善 全國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3.18億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醫療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建國初期建立了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制度,上世紀60年代在農村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保障職工和農民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啟動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穩步推進,到2008年底, 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達到3.18億人。2002年10月,中國政府出臺政策,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3年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開展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進,目前已覆蓋全國所有含農業人口的縣(市、區),參合人數達8.33億,新農合給越來越多的農民帶來實惠,對緩解或減輕農民疾病經濟負擔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建立,農村醫療救助覆蓋了全部農業人口的縣(區),65%的縣(區)開展了城市醫療救助試點。商業健康保險蓬勃發展。目前,各類保障制度覆蓋了超過11億城鄉居民,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了化解醫療風險的保護屏障。

  衛生法制化建設深入推進 11部法律37部行政法規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頒布實施了《傳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母嬰保健法》等11部有關衛生方面的法律;國務院頒布實施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37部行政法規;衛生部制定印發了《處方管理辦法》等200余件部門規章;現行有效衛生標準1300多項。初步建成了以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健康相關産品管理和醫療保障等法律制度組成的衛生法律體系,為保障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規範市場經濟行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強調把保護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今年4月,中國政府制定發佈了《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關於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明確了新時期中國醫藥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強調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總要求。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範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

  35-59歲農村婦女檢查宮頸癌、乳腺癌

  在近期改革的重點上,著重突出基本、基礎和基層,從2009到2011年將著力抓好五項重點改革,即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有序的開展,改革配套文件正在相繼出臺,一些具備條件的重大改革正在陸續實施,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對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為35歲至59歲農村婦女宮頸癌、乳腺癌檢查和為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等6個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9大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已經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準備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總體良好。(張艷玲)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