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記者手記: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汗顏

——記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

CCTV.com  2009年06月30日 09: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

    

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記者趙旋璇):實話實説,剛接到採訪吳老事跡的任務時,心裏著實忐忑了一番。對於我這個只知道飛機會飛飛起來挺好看的文科生來説,裝在飛機裏的航空發動機絕對是一個比高等數學要難很多的高精尖領域;對於我這個只有二十多歲的晚生後輩來説,吳老那跨越近一個世紀的一生絕對是一本厚重得不知從何讀起的大書。於是,懷著這樣的忐忑與不安,我們踏上了尋訪吳老工作足跡的行程,從瀋陽到西安到北京,從410廠到606所,從430廠到航空科技委,整整七天的時間,我們對面坐著的常常都是白髮蒼蒼的老者。他們回憶著與吳大觀一起共事的點點滴滴,也回憶著自己這一代人為航空發動機事業奮鬥的一生。

    作為老一代知識分子,吳大觀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生在上世紀初,經歷過外敵入侵的戰亂,經歷過國破家亡的離散。從西南聯大的有志青年到40年代的“老海歸”,從國民黨的少尉到選擇共産黨並成為三顆星的大校,從建廠建所初期想盡辦法搞自己的發動機到經歷“文革”走出“牛棚”繼續毫無怨言地埋頭苦幹,從幾十年筆耕不輟寫下56本工作日記到四十多年風雨無阻每月多交100元黨費……吳老讓我們聯想到很多他這一代的知識分子,比如建築界的梁思成,比如航天界的錢學森,比如水利專家張光鬥……他們都經歷了近代中國戰亂、黑暗的年代,而在國家最痛苦、最危難的時刻,他們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若論到出身與家境,坦白來説,這些大知識分子的家庭都不是很貧困。但他們為什麼能捨棄自己所擁有的優厚條件來投入到這一生的追求當中?

    中國的航空工業只有100年,而吳大觀在世93年,他把68年的人生都獻給了航空發動機這一生的事業。抗戰時期,經歷過敵人轟炸的殘酷,知道了孫中山先生“航空救國”的理念,吳大觀從西南聯大機械系轉讀航空係。“我們唸書是為什麼呢?是為了抗日救國”,在吳老的自傳裏,他如是説。抱著航空救國的信念,從貴州大定大溶洞的廠房到從零起步自行設計發動機,他一生的境界就是為了祖國,就是為了民族。

    今天看吳老的很多事跡,開始的時候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比如40年代去美國學習,他是為數不多的回國者;比如到了90歲的高齡還在堅持學習,認為自己做得太少太少;比如60年代覺得自己工資太高要求減薪,上級不準他就堅持多交百元的黨費直至生命的終了……採訪中,原410廠的副總工程師劉國玉老人告訴我們,吳老的這顆心是對中國發動機事業的一顆心。正是因為這樣的一顆心,他可以捨棄那些在他看來不太重要的東西。用我們現在人的話説,他們可能會經歷掙扎,會經歷痛苦,但經過這次採訪才發現,其實在他們的心中是沒有這種掙扎和痛苦的。既然選擇了一生只做並且做好這一件事,那麼對於名利,他們覺得無所謂。他們的內心就是想做一個事情,能讓這個國家好起來。在吳老這一代人的概念裏,沒有僕人的概念,他們一直把自己當作國家的主人,從骨子裏就是希望這個民族好,就是希望這個國家強盛。

    對於一個知識分子來説,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讓他搞研究,不讓他碰業務。所以“文革”結束之後,吳老沒有抱怨,也沒有自暴自棄,這在我們今天的人,至少是採訪初期的我自己看來都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吳老的夫人華國老人告訴我們,他們當年參加革命是自願的。離開國民黨開辦的發動機廠投奔解放區,是因為他們相信共産黨,相信這個黨能夠救中國。即使在“文革”期間,吳老依然堅持交黨費,因為他相信那一場災難是因為我們對社會發展的規律缺乏認識,“壞人不代表共産黨”。吳老在自傳裏寫到:“就是在這十年中,我們與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拉開了更大的距離。”因此恢復自由之後,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把失去的時間彌補回來,把與國外拉大的差距儘量縮短。

    因為搞發動機的週期長,出成果慢,我國自身的人才儲備受當時條件限制,而且由於歷史原因國家對於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政策支持也有起伏,因此這次採訪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老同志、老專家講的“航空太難”、“搞發動機太難”。當年的航空發動機設計所二科科長王振華告訴我們,發動機技術複雜,通常一個研製週期需要15到20年。一個人很難在自己的年華和精力最好的時候參與一型發動機從設計到投入批量生産的全過程。因此無論是搞研發還是編制通用規範,無論是組織大家學技術讀專業書籍還是不拘一格送人才出國進修,吳大觀都為我國一代航空人的成長起了鋪墊的作用。“他像一位足球教練一樣訓練我們的基本功,大家都學得很紮實。”

    過去對航空界不了解,以為就是一個飛機在天上飛。通過這次採訪才知道,這一個飛機的身上包含了航空界太多太多的內容。從發動機到儀錶儀器,從動力基礎到金屬材料,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有一代又一代的航空業工作者在默默地堅持,默默地奉獻。記者採訪寫稿,稿件上會署上作者的名字。但是一駕飛機上天,從來也不會在機翼上寫下設計者、製造者的名字。況且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是藏在機身的裏面,更沒有人看到,但誰又知道這一個發動機凝聚了多少代航空人的心血。作為一個關係到國家安全、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行業,航空發動機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搞發動機難,但正是它這種“難”才更加凸顯了像吳大觀這樣一代又一代航空工作者的堅守與堅持,才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精神境界,看到了他們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責任感,看到了他們揣著整個國家的“中國心”。

    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裏,人們都理所當然地追求著自己想要的一切。可是像吳老這樣的人卻是如此淡泊如此寧靜地生活了一輩子。當我們在採訪中無數次地用我們的“小人之心”問出“為什麼”的時候,得到的卻是“本分”二字。就像他教育自己的外孫女時説的那樣: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一生不追名不逐利,只是在盡心盡力地做自己的本分,這樣的一生,我想,已經足夠幸福了。

    採訪結束的時候,同行的一位記者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吳老的一生:他用一生的時間種下了一棵大樹。雖然在實際意義上縱觀吳老68年的航空生涯,他並沒有從頭至尾地研製出一台中國人自己的航空發動機,但他用自己一次次或成功或失敗的經歷為研發奠定的基礎,他慧眼識英併為航空發動機研究儲備人才,他為發動機研究編制的通用規範,他用畢生精力寫下的工作筆記,以及他用一生書寫的“幹實事、講真話”的人生觀都為後人樹立了高山仰止的一面鏡子。雖然在這樣的“泰斗”面前,我們這樣的後生並沒有評價的資格,但他餞行這句話的一生,讓我看到了人生一個至高至臻的境界。

    採訪中,不斷有老同志、老專家真誠地對我們説:感謝你們來報道我們航空人,報道吳大觀就是報道我們,宣傳他就是宣傳我們航空工業的成就。無數次流淚無數次感動,其實,這次採訪收穫最大的應該是我們自己。

    有一種人,讓我們潸然淚下;有一種人,讓我們肅然起敬!

  相關鏈結:

責編:趙旋璇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