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 隨著央企加快步伐赴海外收購資源,國資委正加緊制訂海外産權管理方案。
5月11日,本報記者從中鋁、五礦、武鋼和中鋼集團了解到,國資委副主任李偉近日率團赴澳大利亞,對以上企業境外機構管理現狀和當地法律與監管制度進行了考察調研。
在與中鋁、五礦、武鋼等央企駐澳機構座談會上,李偉指出,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央企業境外資産規模日益擴大,加強境外産權管理已提上議事日程,應儘快研究制定境外國有産權管理辦法。
李偉表示,2009年,各級國資委將加大境外國有産權管理的研究力度,國資委還將爭取年內出臺境外企業國有産權管理的指導意見,落實境外國有産權管理的責任制,及時掌握境外國有産權的動態情況。
中鋁副總經理呂友清對本報記者表示:“境外資産管理,最重要的是要統一管理,做好風險防範準備和財務成本控制。”
商務部跨國經營研究部主任、海外投資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告訴本報記者:“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有企業“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形成了粗略估計有上萬億美元規模的境外國有産權。”目前,商務部和其他相關部委都高度重視央企境外産權管理,商務部還將聯手外交部專門出版一套關於跨國經營的培訓教材。
邢厚媛還表示,為加強對海外産權的安全管理,商務部審批對外投資項目時,已不再針對經營可行性和資産狀況,而主要審查海外項目的風險性,比如兩國政治關係、國外投資環境與相關法律等。
境外企業容易成“出血點”
國資委通過對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兩國的央企境外機構調研得出,目前央企境外産權管理制度整體不健全,境外投資存在無序競爭、管理人才缺乏、考核體系有待完善及派遣人員薪酬待遇等問題;同時,受金融危機影響,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經濟繼續下滑,需求萎縮,境外機構生産經營面臨一定困難。
李偉指出,由於歷史原因及境外國家或地區的法律制度和國情差異,國有企業到境外投資採取的方式也較多,有的還採取了委託個人進行投資的情況。因此,境外企業存在産權關係複雜、變通操作多、管理不規範、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容易形成國有資産的“出血點”。
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大中華區資深投資專員王恒岩表示:“大型國有企業一般有多級企業架構。因此,底層的境內國有企業都相應變為外商獨資或控股企業,在經營上容易成為管理"暗角"。”
邢厚媛也表示,海外資産的存量方式是多樣化的,包括股權、礦權等,産權歸屬也越來越複雜,這也意味著海外資産管理難度增大。
“長期以來,中央企業對境外子企業都存在管理上的困難。近年來,由於母公司對海外下屬企業監管不到位,曾發生過嚴重的國資流失問題和違法違紀現象。”邢厚媛表示。
上海宏觀經濟分析師劉濤也指出,目前我國央企的管理和運營過程中存在多重“委託代理”現象。央企是國資委的代理人,央企內部還有多級代理人。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嚴,都會給尋租者帶來自肥機會。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澳大利亞政府駐華代表對記者表示,在澳大利亞熱門的礦業資源領域,中國企業在貸款、財務和人員管理上還需要改進。“虧損是存在的,有時候與當地群眾發生衝突。”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中國海外産權的問題,根源是企業對國外投資環境和投資對象調研得不夠充分。”
據了解,1992年,首鋼斥資1.18億美元收購秘魯鐵礦股份有限公司,在對當地投資環境不了解的情況下,同企業工會組織簽訂了多達35項的福利條款協議,為此付出了高昂成本。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