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點燃激情,傳遞夢想。歡迎您收看今天的《跟著聖火看中國》。北京奧運聖火結束了在寧夏三個城市的傳遞之後,今天來到了陜西,開始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尋根之旅”。第一站是中國革命聖地延安。聖地傳聖火,寶塔飄祥雲。延安的傳遞讓人們重溫紅色革命歷程,領略黃土高原風情,可以説是別有一番特色。
今天聖火傳遞的第一段主要突出的是“紅色之旅”。上午8點15分,起跑儀式在中國革命舊址──棗園舉行。
擔任第一棒火炬手的是92歲的老紅軍劉天佑,我們看到她特意戴上了當年紅軍曾戴過的八角軍帽。劉老17歲參加革命,1935年跟隨紅四方面軍翻雪山、過草地,1937年來到延安。我們看到這位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紅軍依然精神矍鑠。
棗園是1944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的所在地,在這裡,中共中央領導全國人民奪取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迎接了解放戰爭的到來。
火炬手們穿過五大書記像、幸福渠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舊居,走過了中國革命最值得記憶的一段歷程。能在聖地傳遞聖火,火炬手們感到意義非凡。
這是第7棒火炬手沈浩,當他手舉火炬來到毛澤東故居前的時候,窯洞前響起《東方紅》的歌聲。
可能很多觀眾不了解,《東方紅》是由陜北民歌改編而來的,是抗日戰爭期間人民為了表達對領袖毛澤東、對中國共産黨由衷的感激而創作的。
經過了在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延安幹部學院、延安衛校、勝利廣場、延安新聞紀念館等革命聖地的一路傳遞,聖火來到了延安的標誌──寶塔山下。(稍停)
這是詩人賀敬之在1956年寫下的一首《回延安》,表達了人們心中對延安的嚮往之情,也説明了寶塔山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位置。
嗩吶響鑼鼓敲,陜北秧歌兒扭起來俏,延安的傳遞還透著濃濃的“西北風”。
起跑儀式上的安塞腰鼓隊的表演格外引人矚目,紅綢帶上下翻飛,腰鼓聲虎虎生威,傳遞出西北漢子的威猛和豪放。
而在傳遞過程中,我們看到的這位姑娘叫樊曉梅,是安塞有名的“剪花天使”。今天,她帶著自己的巨幅剪紙作品“延安人民迎奧運”一起來參加了傳遞。
當火炬來到寶塔山,火炬手、陜北歌王 王向榮索性來了一段:
高亢的信天遊在寶塔山間回蕩,唱出的是黃土高原的遼闊和西北人的樸實與豪邁。
奧運火炬在延安傳遞總里程6.31公里,共有208名火炬手參加了傳遞。最後10棒的傳遞是來到了橋山之巔的黃帝陵。
延安不僅是中國革命聖地,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祥地,軒轅黃帝的陵寢就安臥在這裡。
今天的黃帝陵可謂盛裝迎接聖火到來,眾多延安市民揮舞著的國旗和奧運會旗,在民族聖地迎接奧運聖火。
中午12點,最後一棒火炬手、全國勞動模範王西林在黃帝陵祭祀大殿前點燃了聖火盆,延安的火炬傳遞圓滿結束。
[城市故事]中國革命聖地 延安
[作者]王春瀟 王志剛 莊強
“夕陽照耀著山頭的塔影,月色映照著河邊的流螢。春風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結成了堅固的圍屏。”這首曾經膾炙人口的《延安頌》把黃土高原上的這座富有傳奇經歷的名城描繪的燦燦生輝。紅色的革命史、紅彤彤的洛川蘋果、紅艷艷的山丹丹花,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延安,紅色再適合不過了。巍巍的寶塔山見證了那個豪情萬丈的年代,排排的窯洞也似乎還在訴説著那火紅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