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22號,國家發改委和信息産業部聯合在北京舉行了“降低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的聽證會”。參加聽證會的正式代表包括消費者、電信企業、專家學者和政府相關部門4方面的成員18人。
參聽證會歷時近4個小時,主要討論了由研究機構提出的兩套降價方案。方案一提出取消現行手機國內漫游通話費高出本地通話費標準資費的每分鐘2毛錢,其餘的都和現行收費方式相同。折算下來,後付費用戶在外地撥打電話,最高為每分鐘1.1元;預付費用戶在外地撥打電話,最高為每分鐘1.3元;平均降價14.9%。方案二則不區分預付費和後付費用戶,統一為在外地撥打電話每分鐘7毛錢,接聽電話每分鐘3毛錢,這一方案平均降價63%。
中國消費者協會協會投訴部 職員 戴崴:國內漫游通話費仍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方案二的基礎上對主叫上限標準的每分鐘0.7元,被叫上限標準的每分鐘0.3元做進一步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周漢華:我建議方案二把0.7元降到0.6元,把0.3元降到0.2元,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取消接聽的0.3元,這樣就由雙向收費變為單向收費了,一步到位。
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則認為,如果漫游通話費一次下調過大,則會對他們的業務帶來極大影響。
中國聯通公司綜合市場部副總經理 丁銘:我們的具體意見是,第一方案對(我們)公司的影響比較大,(我們認為)應當按照漫游通話費略高於本地通話費的原則進行調整,第二方案則超出了我公司的承受能力。
據了解,信息産業部和國家發改委將對聽證會上的各方觀點進行匯總,經過一系列的論證以後,再公佈最終的降價方案。
相關鏈結:
責編:趙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