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新聞訪談-CCTV.com新聞
CCTV.com消息(記者多國麗):梁沛景的手顫顫微微地,打開一張中國地圖。湖北丹江口、廣西寧明、安徽黃山、雲南大理、新疆阿勒泰、湖南桑植……地圖上的這些地名都被他用筆重重地畫上了一個個紅圈。
他數了數,一共60個。他的表情有些凝重起來,“還有40座,還要努力啊!”他低聲自言自語地説。
這一畫面出現在中央電視臺為迎接香港回歸十週年而拍攝的大型高清晰電視紀錄片《香港十年》中。梁沛景是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一個地道的,但也普通的香港人。
梁沛景捐獻醫院檔案
梁沛景和夫人
進入《香港十年》攝製組視野範圍內的,是梁沛景不平凡的“壯舉”。在過去十年時間裏,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以及通過變賣祖傳古董籌來的錢為內地偏遠地區捐贈了60座醫院,惠及300萬人。他做這一切,都是以一種沉默的方式進行,媒體未曾報道。
《香港十年》的總製片人與總編導劉文開始並不知道有這樣一個人物。去年11月1日,劉文率領一批從未去過香港的攝製組主創成員進駐香港,開始了為期四個月極其緊張的前期拍攝。他説,頭半個月的時間裏,20個人只做了一件事,走訪香港中聯辦、特區政府、各大社團,在他們的幫助下搜尋、發現、了解合適的採訪對象。
劉文對“採訪對象”的定義是,“他”應該是一個香港普通人,但他的經歷在大的時代背景下又具有典型性,通過他真實的生活,來反映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下香港人命運的變化。
“小人物,大時代。每個人物都需要能夠反映香港回歸十年這一大背景下的‘變與不變’”,劉文這樣概括。
《香港十年》的總製片人與總編導劉文
但香港有700萬人口,想要在四個月的拍攝期限內找到40多張符合要求的面孔,談何容易。“我們是邊拍攝邊尋找,邊發現,有的人物是最後一個月才找到。”劉文説。
認識梁沛景完全是個偶然,劉文跟一個朋友聊起,想要找這麼一個人來表現香港人與內地人的情感。於是,梁沛景被提及了。
攝製組拍了他簡樸的家庭,他和夫人到菜市買菜討價還價的情景,以及他帶領著由教師、公務員、律師等退休老人組成的義工團到河北故城捐贈醫院的過程。
“但是,讓我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去捐贈的時刻,而是他在家裏要再次去變賣古董時,撫摸著自己祖傳的花瓶自言自語地説,‘醫院比它們好,醫院要比它們好看’。他當時已經患了帕金森,手顫顫微微的。”劉文講述。70歲的梁沛景的目標是在內地捐贈100座醫院。
讓劉文欣慰地是,在中央電視臺內部的審片會和看片會上,很多人被片中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感動了,甚至掉下了眼淚。“臺領導在看完以後表達了一個強烈的感受,回歸十年香港變化最大的是人心的變化,而我們的這部片子不是靠主觀議論和灌輸,而是以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生動感人的故事,用“真實、細節、故事”來反映現實。”他説。
“臺領導認為,這部片子一看就是海外中心拍的,因為它有著很強的親和力、感染力和説服力,易於海外華僑、華人接受。”對於這種稱讚看法,劉文頗為自豪。
其實,這不是劉文第一次用影像記錄香港,早在1995年,香港回歸前的兩年裏,他就做為總攝影加入了《香港滄桑》的創作中。同《香港十年》一樣,那同樣是中央電視臺為迎接香港回歸而製作的一部大型紀錄片。
《香港十年》與《香港滄桑》有著兩種不同的創作理念。《香港滄桑》這部有著濃厚政論色彩的紀錄片在當時主要是以一種宏觀層面的角度來論述香港。
“它除了反映香港回歸前150年的歷史外,還要非常準確地發出一個聲音,表達中國的態度和立場,即香港從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的根與內地一直沒有變過。”劉文這樣説。所以在《香港滄桑》中,最主要的聲音還是中央政府發出的。“普通人物的故事比較少,而且當時普通市民很少有人願意接受採訪,特別是讓攝製組進入他們的個人生活中拍攝,全片主要還是以説理和抒情為主。”
但是,在《香港十年》中,宏觀的、官方的語態在漸漸淡化,一個個創造和見證了歷史的“人”走進了鏡頭裏。
八集的記錄片一共涉及到四十多位普通香港人,如1997年7月1日零點出生的“回歸寶寶”張心柔、回歸時刻的升旗手警官柴家輝、生活在深圳河邊的羅湖一家人、在金融風暴中起起落落的兒童攝影師蘇大勇、大澳漁村漁民武樹明和黃根榮、因香港經濟轉旺而生意不斷好轉的華香雞店老闆陳志強等等。
他們,要用親身經歷回憶香港的回歸時刻、十年間香港的幾大重要歷史轉捩點、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成功發展、香港與內地割捨不斷的血脈之情,以及新香港人的未來之路。
當然,《十年》也採訪了不少特區政府官員與工商界的成功人士,如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等等。“片中的高官和名人都是作為重大事件的親歷者和十年變化的感受者來敘述的,在我們的視角中,他們還是普通香港人。”劉文説。
──《香港十年》總製片人總編導劉文專訪系列之二
責編:多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