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廣:“海歸教授”的公益情

道德模範 來源:央視網 2019-01-03 第913期 A-A+

央視網消息:蘭州大學教授丁文廣是土生土長的甘肅人。作為一名海歸博士,他沒有醉心於象牙之塔的晨鐘暮鼓,而是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如何促進農村貧困地區的發展。家鄉那片廣袤的黃土大地時刻牽動著他的心,改善當地貧困人口生計是他從小到大的心願,用所學的知識奉獻于家鄉和祖國是他的畢生志願。

寒門學子的“反哺”扶貧情

1963年,丁文廣出生在隴東平涼白廟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在泥土製作的課桌上,他完成了小學、初中學業,以優秀的成績考入省級重點中學平涼一中,並於1980年考入甘肅農業大學,成為恢復高考後白廟鄉第一個考入高等學府的學生。

由於家境貧寒,丁文廣依靠國家助學金維持著大學生活直到畢業。而在之後讀研、出國去加拿大深造、再回國攻讀博士,丁文廣的求學之路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資助,這更讓他堅定了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用所學知識回報社會的信念。

“知行合一”是蘭州大學的校訓,將最新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實際應用才能最終服務社會,丁文廣教授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原則。二十多年來,他跋涉于貧瘠的村落、泥濘的山路、昏暗的窯洞、陡峭的溝坎;奔赴于救災一線,目睹了一片片損毀的房屋,一個個無助的災民;他深入貧困山區開展扶貧開發、助學支教、減災教育,幫助家鄉更多的貧困家庭和青少年脫貧致富,實現夢想……

丁文廣從加拿大留學歸來後,就一直致力於環境社會學研究,並積極推進農村發展及公益項目的實踐。在他看來,“環境管理”不是管理環境,而是要管理人。因為生態環境的好壞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要想真正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從“人”入手。

為此,他多年來堅持深入農村貧困地區進行研究和觀察,最終發現了人與環境、災害和生計之間的內在聯絡,並在我國首次提出了“生計改善--生態恢復--災害風險管理”的耦合模式理論,並將該理論以項目的形式在貧困地區進行驗證。在長達10多年的檢驗過程中,丁文廣又創新性地提出了實踐上述耦合模式的一個機制:“母牛滾動發展模式”,該模式在平涼市崆峒區等貧困鄉村得以成功實施,並被當地政府部門進行了大面積示範推廣,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母牛發展滾動模式”應用的前期,丁文廣身體力行,親自組織當地農民群眾廣泛參與並討論,尋找導致貧困的各種問題,對問題按照優先解決的次序進行排序,並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這種“參與式”方法設計的項目,既符合當地實際,又深受農戶歡迎,而且項目的各種管理制度都是農戶通過開會反復討論而制定的,農戶自己制定的制度當然得到了非常好的執行。這種項目實施模式,為當前正在推進的“精準扶貧”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母牛

專業學者的“知行”使命

當“5.12汶川地震”發生時,正在香港開會的丁文廣毫不猶豫地打電話通知自己的團隊成員,在第一時間趕往災區。一下飛機,他顧不上旅途勞累,就夜以繼日地指揮救援團隊開始評估災情、採購救援物資、組織物資運輸與發放等工作。當緊急救援結束後,他又組織救援團隊實施災後重建項目。當四川的救援按照計劃實施時,他又返回甘肅,指揮團隊在武都和文縣實施災害救援項目。這次救援行動,為他指揮重大災害救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由於他在災害管理方面的經驗豐富,他被壹基金等多個基金會聘請為專家,講授“以社區為本的災害風險管理”;被亞太經合組織聘請為專家,與國內外專家一起共同制定了“國際災害救援清單”,為重大災害的緊急救援提供了便捷的指南和操作手冊。同時,他被甘肅省減災委聘請為災害管理專家,對省內發生的災害進行了多次災情和損失評估,為災後救援和重建提供了依據。

當被問到為什麼做了這麼多“分內”工作以外的事,丁文廣説,作為一名學者,只有將知識和技能及時轉化為社會服務,才能真正履行“知行合一”的學者使命。將知識和智慧用於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並培育更多的優秀人才,這就是一位蘭大教授的中國夢。(素材來源:央視新聞、蘭州日報)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