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漢奇:為中國新聞史奉獻一生的“90後”

行業先鋒 來源:央視網 2018-10-23 第866期 A-A+

央視網消息:作為新中國資歷最深、教齡最長的新聞史學家,方漢奇的研究影響了幾代新聞工作者,他的學生已經成為新聞學界和業界的中堅力量。如今,92歲高齡的方漢奇仍在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博士生導師,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他自我調侃道:“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去年,方漢奇獲得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這是人文社科領域分量很重的獎,也是他獲得過的獎金最多的一個獎——100萬元人民幣。剛領完獎,他馬上給學生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發了條微信,“昌鳳,我要捐款”。

捐款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插曲。銀行工作人員誤以為方漢奇被詐騙,呵退身邊陪同的人,單獨問他“您兒子知道嗎”,“轉這麼多錢我要和您孩子確認下”。最後是陪同人員出示當時的新聞和視頻才解了圍。

原來,他要把這100萬元全部捐給中國新聞史學會,用以支持傾注了自己一生心血的新聞史研究。

來源:微博@陳昌鳳

來源:微博@陳昌鳳

半百之年開啟學術新生

“如果1978年我就退休了或者改行了,或者死掉了,那這一輩子就什麼也沒幹成,就只搞了運動和勞動了。”在方漢奇的記憶中,1978年是個轉折年,此前方漢奇已經做了25年講師,也寫了一些新聞史相關的文章,但他覺得“自己凈打雜了,沒有時間寫書”。那年之後,方漢奇專注于中國新聞史的教學研究,一顆學術巨星冉冉升起。

當時,適逢人大建校40週年臨近,方漢奇想寫一本新聞史專著作為獻禮。“剛從五七幹校回來,什麼傢具也沒有,只有幾箱子書,我就在裝書的木頭箱子上搭個板當書桌,寫這本書。結果寫著寫著,一發不可收拾,就沒趕上校慶。”兩年後,這部50多萬字的《中國近代報刊史》才完成,涉及報刊500余種,報人1500余名,糾正前人著述失誤200余處,被新聞學界認為是繼1927年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之後又一中國新聞史權威著作。

要做好老師,先做好學生

上世紀80年代,方漢奇在人大開設公開大課講授新聞史,場面十分火爆,窗臺上都擠滿了學生。20多年前還是人大新聞學院90級的學生張鵬,曾在媒體上回憶方漢奇的講課細節:“講到梁啟超,先生隨口就可以背出他的一篇千字政論,一邊抑揚頓挫地背誦,一邊在教室裏踱步,興之所至,旁若無人;講到一個歷史人物或事件,他能講出與此相關的正史、野史和八卦,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就像劉寶瑞説單口相聲。”

在方漢奇看來,作為老師,講好課是最基本的分內事。“要當好老師就要當好學生。給學生一桶水,但老師要準備十桶水。這樣就能在教學中把握主導地位,上課也可以放鬆,不用老怕忘詞,東方不亮西方亮。”為了儲蓄“十桶水”,方漢奇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咬定青山不放鬆,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做了十萬張資料卡片,摘錄了各種報紙和書籍上蒐集到的有關新聞學方面的資料,編織了一張立體龐大的知識網。幾年前,他將這十萬張卡片全部捐給了人大。

而在這次捐贈100萬元的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多次湊在他耳邊大聲地強調“錢捐了就回不來了”,滿頭白髮的方漢奇一直堅定地點頭:“知道”。(來源:新華網、中國青年報)

860010-1102010100
1 1 1